【好名声网】君子国地望及其人文精神考释(一)(董婕 朱成杰)

摘要: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0年9月28日下午以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

君子国地望及其人文精神考释(一)

文图/董婕 朱成杰(辽宁朝阳)

  内容摘要:经过综合考证,《山海经》记载的君子国其地望应该在红山文化的分布范围之内,红山古国所特有的礼玉文化,是君子国国民人格基因的文化源头。孤竹国的伯夷、叔齐也秉承了君子国的人文传统。君子品格是东北亚文化圈普遍认同的道德基准,也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据唐代佛家文献《法苑珠林》记载,释迦牟尼灭度前,曾留下建议弟子向君子国传播佛法的遗嘱。史实证明,燕王慕容皝在龙城(朝阳)建东北第一座佛寺——龙翔佛寺,成为佛教向东北亚地区传播的重要节点,被视为东北佛教祖庭。辽西地区不仅是红山古国的核心地区,也是君子国故地重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祖地之一。

  关键词:君子国;红山古国;孤竹国;龙城

引言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0年9月28日下午以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要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习近平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众所周知,儒家所推崇的君子人格——仁、义、礼、智、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长期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这些儒家君子品德是从哪里继承的呢?本文响应党中央号召,对古文献记载的“君子国”之地望及其人文精神进行考证,对儒家核心思想进行追根溯源,探寻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祖源地。

  一、古籍记载的君子国信息

  最早记载君子国的古籍是《山海经》。其中《海外东经》(卷三)曰:“君子国在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有薰华草,朝生夕死。一曰在肝榆之尸北。”《大荒东经》曰:“有东口之山。有君子之国,其人衣冠带剑。”《山海经》的上述记载透露出三个信息:一是君子国人衣冠带剑,有好让不争的人性特点;二是君子国的方位关联东(均出自‘东经’)和北两个方向。汉初的《淮南子》(卷四):“自东南至东北方有大人国,君子国。”更明确地锁定了君子国在东北方(大人国在东南);三是《山海经》记录的是上古物事,根据君子国人喜好佩剑的描述,君子国所处的时期至晚在商代以前的青铜时代早期。

  [晋]郭璞《玄中记》:“君子之国,地方千里,多木槿之华。”提示了君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唐]《艺文类聚》(八十九卷)引汉以前古籍《外国图》:“君子之国,多木堇之华,人民食之。”晋、唐两条史料均记载君子国“多木槿之华”。木槿花是一种很常见的灌木花种,是东北亚地区的古老名花。《诗经》《礼记》中都记述过此花。《诗经》曰:“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舜”是木槿最初的名字之一。《礼记》曰:“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可见木槿花开已被中国古人作为夏至时节的一个标志性物候现象。历史上木槿花颇受中韩日三国人民的喜爱,现在是韩国的国花。

  “君子”一词,多见于先秦典籍,本意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后来该词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在继承国君血统的同时也继承国君的礼仪文化,所以君子之意衍生为品德高尚之人、能给别人带来益处的人。“君”字为“尹”加“口”,“尹”字甲骨文字形为一只握着权杖或刻刀的手。从字形本身来推断,“尹”的原始意义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权利;另一个是用刻刀刻画书契,订立盟约的人。商代主要刻在龟甲兽骨上,在远古时期可能就是治玉。因此,“君”的原始含义应该是既有权力又有德信的人。而后世文献中关于君子国的记载,一定是先有了君子的概念,之后才有君子国的传说。因此,“君子国”之名是对源于上古“好让不争”等的君子人格的概括性描述。

  古代文献中也有对君子国人文精神的评价。《后汉书·东夷列传》云:“东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这条史料给出一个重要信息,即对“夷”字的解释。夷就是“柢”,像扎根于大地的植物根系,有仁义好生之德,夷人天性柔顺,明理明道。到夷人那里就有君子国和不死国,他们因仁德明道而长寿。说明君子国即属东夷范畴。

  东夷文化及其部族和所处地理位置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发展和演变。“东夷”的称谓正式出现于西周金文,最早是商周时期对东部部族的称呼。西周早期以东夷概称东方诸夷部落与方国,泛指环渤海而居,南至江淮的中国东方各族,主要指以传说时代的太皞、少皞为代表的部落集团及其后裔。东周以后,黄淮下游地区逐渐与中原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融为一体,秦统一六国后,夷或东夷的名称随即在这一地区消失了。[1](16-20)秦汉以后的文献提到的东夷,一般指东北诸夷,又将倭(日本)人列于其中(北海道及库页岛地区史称虾夷),是泛指东北亚的民族和国家。在《汉书》中涉及到东北地区时已有“东夷”的称谓。《后汉书》始立《东夷传》,其记述的内容主要是东北地区、朝鲜半岛和东方海外的民族和国家。[2](16-20)所以,《后汉书》里与君子国相关联的东夷应该是指东北夷。

  实际上,学者多以为商人本身就是由东北地区而南下的东夷民族。历史学家徐仲舒于上个世纪30年代在《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一文中即指出:“古代环渤海而居之民族即为中国文化之创始者,而商民族起于此。”傅斯年也认为商代发迹于东北。金景芳撰文从文献上考证:契所居之“番”,乃“燕亳”之“亳”;而契子昭明所居之“砥石”,在辽水(辽河)源头的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的白岔山,提出了“商文化起源于我国北方说”。[3](65)红山文化的考古资料也佐证了上述学术观点,如商人和红山人一样重视鬼神和祭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玉雕龙的造型是商代玉龙的祖型;甲骨文“夷”字像人蹲踞之形,这种坐姿恰恰在红山文化的人物造像中是比较多见的坐姿,等等。

  汤建商之时,在东北分封了一个同姓诸侯国——孤竹国,其地理位置大致在今辽宁省西部、南部和河北省东部一带。“孤竹”一词最早出现在殷商卜辞中。《逸周书》中也记载了西周初年,孤竹国参加成周之会,前往朝贺并交纳贡品“距虚”(产自今辽宁省西南部的一种外形似驴骡的兽类)的情形。[4](6)1973年,辽宁省喀左县北洞村发现一商代晚期遗存,出土的青铜罍上有“父丁孤竹亚微”铭文,意为“孤竹国君亚微为其父丁所做之罍”,证明当时的辽西地区属于孤竹国的范围,且可能是孤竹国晚期的统治中心。

  因此,孤竹国是属于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支东夷分支,传承了君子国“好让不争”“孝亲仁爱”的人文精神。《史记·伯夷列传》记述了孤竹国的一段历史: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上文提到的“孤竹君”即喀喇沁蒙古族自治县青铜罍铭文中提到的“亚微”,是有文字可考的孤竹国倒数第二世君王。[5](30)伯夷为其长子,叔齐为其三子。叔齐本来是父亲任命的继承者,但他认为自己德行不够,让位于兄长,有上古禅让遗风;伯夷讲究孝道,尊重父亲遗愿,坚辞不受。兄弟俩因为互相推辞国君之位,先后离开孤竹国。之后不认可武王不为亡父守孝而妄动干戈的行为,指其“不孝”“不仁”。最后两人不食周粟而亡。伯夷叔齐的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有赖于其所处社会文化的熏陶与教育养成,反映出孤竹社会的一些文化倾向和社会价值观念。[6](43)这些修德、孝亲、仁爱、礼让不争、抱节守志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恰恰传承了君子国的人文精神。

(未完待续)

(本文发表于《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经作者授权编发,编发时略有改动。 

【好名声网】君子国地望及其人文精神考释(二)(董婕 朱成杰)

【好名声网】君子国地望及其人文精神考释(三)(董婕 朱成杰)

小链接
  董婕,汉族,1979年6月生,辽宁凌源人,历史学硕士。现任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红山文化研究所所长,副教授,主要从事东北地方史及红山文化研究。工作以来,发表论文24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2部,主持和参与省级立项10项,主持市级立项3项。
  朱成杰,蒙古族,1963年9月生,辽宁建平人。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编审,主要从事红山文化研究。

[编辑 熙楉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