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曹操北征乌桓之始末(周亚利)

摘要:曹操北征乌桓,是东汉末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笔者查阅有关史料,将这一事件的始末记述于此。

曹操北征乌桓之始末

文图/周亚利(辽宁朝阳)

  曹操北征乌桓,是东汉末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笔者查阅有关史料,将这一事件的始末记述于此。

一、东汉后期的形势

  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势力壮大,以田庄为表现形式的封建大土地所有制不断发展,土地兼并日趋激烈,大批农民失掉土地沦为农奴或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外戚宦官专权,政治黑暗,官吏贪残,横征暴敛,敲诈勒索,人民负担沉重,苦难日深。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世家豪族控制下的东汉政权已面临崩溃。

  公元184年爆发的黄巾农民大起义瓦解了东汉王朝。在镇压农民大起义过程中形成若干地方势力和地方武装。一些地方分子认为“天下已非复汉有”[1],纷纷举兵反汉,或拥兵自保,割据一方。经过一段混战、兼并,到公元199年底,大的割据势力便屈指可数了。孙策占据江东;刘表占据荆州;刘璋占据益州;马腾、韩逐占据凉州;公孙度占据辽东。中原地区,除了力量较小的刘备、张绣分别占据徐州和南阳外,大的割据势力便只有曹操和袁绍了。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安徽毫县)人。父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买官至太尉。曹操年二十被举为孝廉,官至议郎。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他随皇甫嵩镇压黄巾起义。董卓入京,他被逼出走,募兵讨董卓。关东军瓦解,他帮助袁绍打败了于毒、白绕率领的黑山军,做了东郡(河南濮阳)太守。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青州黄巾军杀了兖州刺史刘岱,兖州豪强又迎他做了兖州刺史。从此,曹操的势力迅速发展。一批豪强地主如中牟任峻,钜野李乾,任城吕虔,谯人许褚,以及他的从弟曹洪、曹仁等,都先后率领部曲、家兵、宗族归附于他。同年,他依靠这支地主武装在济北(山东长清)打败青州黄巾军,“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2]他的势力壮大起来。

  袁绍灭公孙瓒后,拥有幽、冀、青、并四州之地。地广人众,兵多粮足。公元200年,曹操以约一万多兵力,与拥有步、骑十万人的袁绍在官渡(河南中牟东北)相遇。双方相持半年。后袁绍的谋士许攸投降曹操,暴露了袁绍军屯聚军粮的地点。曹操率精兵五千,直捣袁军屯粮要地乌巢(延津东南),杀守将淳于琼,焚掉粮食万余车。袁军军心动摇,全线崩溃,大将张郐又在阵前投降曹操,袁绍仅带八百名亲兵逃回河北,余下的七万多袁军被曹操坑杀。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消灭了袁绍的主力,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官渡之战后,袁绍忧愤成疾而死。其子袁谭、袁尚争位,互相火拼。在几年中,曹操攻下邺城,杀袁谭和袁绍外甥并州刺史高干,赶跑了袁尚,占有了幽、冀、青、并四州之地。袁尚、袁熙于公元205年投奔辽西乌桓王蹋顿,图谋再起。

二、乌桓及其迁入辽西

  乌桓(亦称乌丸)是东胡族的一支。西汉初,东胡被匈奴战败,其中一支退居乌桓山(内蒙科尔沁旗西北四十里,兴安岭南行正干大山)以自保,遂称乌桓。汉武帝时,霍去病打败匈奴,乌桓人请求内属,于是迁入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设护乌桓校尉进行管理。王莽时,为了进攻匈奴,曾令乌桓部落组建军队,出屯代郡,其妻子则由郡县留为人质。乌桓人民不满于王莽的民族歧视行为,不愿为王莽卖命,纷纷逃亡,他们的妻子又被郡县所杀害,于是激起了乌桓人民的反抗,许多乌桓部落重新迁居塞外。

  东汉初,在匈奴贵族的诱迫下,乌桓各部不得不依附匈奴,并在匈奴的驱使下,不断寇掠东汉缘边郡县。公元46年,匈奴内部发生分裂,乌桓各部乘机摆脱了匈奴贵族的控制。南匈奴归附东汉后,乌桓也向东汉政府表示臣服。公元49年,辽东、辽西境外乌桓各部首领九百余人,至洛阳朝贡。刘秀封郝旦等大小酋长八十一人为侯王君长,使居于幽并二州缘边辽东属国、辽西、右北平、渔阳等十郡境内,招募乌桓族人内附。东汉政府沿袭西汉的办法,在上谷郡宁县(河北宣化县西北)设护乌桓校尉,监领乌桓各部。东汉王朝岁给乌桓族人衣食,利用他们善于骑射的特点,让他们与南匈奴一样,助守边防,对付北匈奴和鲜卑的侵扰。乌桓各部世代为东汉守边,实际上成了一支世袭的雇佣军队。

  东汉末,中原群雄并起,汉王朝中央政权自颐不暇,北方乌桓族乘机扩张实力。《三国志·乌丸鲜卑传》记载:“汉末,辽西乌丸大人丘力居,众五千余落,上谷乌丸大人难楼,众九千落,各称王,而辽东属国乌丸大人苏仆延,众千落,自称峭王,右北平乌丸大人乌延,众八百余落,自称汗鲁王,皆有计策勇健。”这些遍布中国北方的乌桓族,以上谷、右北平和辽西的乌桓为最强,史称“三郡乌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丘力居从子)“总摄三王部,众皆从其教令。”因而辽西成了乌桓族政治、军事的中心地。

  当时称雄北方的袁绍,采取了联合乌桓的政策。袁绍在与公孙瓒的角逐中,得到了乌桓的支持。袁绍为了报答他们,便假借汉献帝的名义,封乌桓诸首领为单于,“赐蹋顿、峭王、汗鲁王印绶。”[3]同时,与乌桓贵族联姻,礼尚往来不绝。

  因袁氏家族与乌桓有旧交,所以当袁绍忧郁而死,袁绍长子袁谭被曹操所杀时,袁绍另外的两个儿子袁尚、袁熙则投靠乌桓,企图联合乌桓,东山再起,恢复故地。曹操为了消灭割据势力,彻底统一北方,进而南下统一中国,遂决定北征乌桓,解除后颐之忧。

三、曹操征乌桓的路线

  曹操征乌桓出师的时间不见史载。据《三国志·武帝纪》载,曹操于建安十二年二月自淳于还邺,大封功臣二十余人。“三月,增封苟或千户。”此事应在征乌桓出师前。又,曹操出师后,“五月至无终。”[4]从邺至无终约700公里,推测出师的时间当在三月。

  曹军三月从邺出发,行至易(今河北易县),军祭酒郭嘉建议:“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趋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5]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军队轻装前进。五月到达无终(今天津蓟县)。

  七月,正值雨季,“滨海湾下,泞滞不通。”[6]敌人又严守要道,“军不得进”。曹操深感忧虑,于是问无终人田畴。田畴回答:“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为难久矣。旧北平郡治在平冈。道出庐龙,达于柳城。”田畴又说:“自建武(公元25—56年)以来,陷坏断绝,垂二百载,而尚有微径可从。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不得进而退,懈弛无备。若嘿回军,从庐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可不战而擒也。”[7]曹操日:“善!”而后在水旁路边设大木牌,上写:“方今夏暑,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8]遂引军出庐龙塞(今河北喜峰口),折路向白檀(在今承德双滦区滦河镇)进军。乌桓侦察骑兵见到木牌,以为曹军果真退回,放心而还。曹操命令田畴带领其部下作为向导,登上徐无山(在今河北遵化县),然后经过白檀,走平冈(宁城甸子乡黑城村),通过鲜卑的领地(此时鲜卑族已在右北平郡),向东直达柳城(今朝阳市十二台乡)。

四、白狼山之战

  八月,曹军兵至白狼山附近。乌桓得知曹军已经逼近,袁尚、袁熙及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带领数万名骑兵迎面杀向曹军。

  此时两军已经相遇,乌桓军兵力众多,而曹军在易县时已甩掉辎重,轻装前进,故披甲戴盔者很少,很多人有畏战心理。曹操登上白狼山(今喀左太阳山),看到敌人阵势不甚整齐,于是以大将张辽、张合为前锋,纵兵出击。经过一场血战,乌桓军队大败,尸横遍野。曹军“追奔逐北,至柳城。”此次战役.“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9]

  袁尚、袁熙见败局已定,便与辽东单于速仆丸及数千骑兵逃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处避难。此时有人劝曹操乘胜追击。曹操说:“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10]

五、曹操回师

  九月,曹操带领军队自柳城还。从曹操所作《步出夏门行》的诗篇考证,回师改在沿海路线。《步出夏门行·云行雨步》中写到:“经过至我碣石,心惆怅我东海。”又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踊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1]这种对自然景物的形象描写,不亲临其境是难以写出的。碣石在今辽宁省绥中止锚湾。曹操笔下描写的“山岛竦峙”的海中巨石,至今仍屹立在茫茫大海之中。

  在此之前,辽东太守公孙康恃其远离曹操而不归服于他。袁尚、袁熙败归公孙康,公孙康见大势所趋,欲擒杀袁尚、袁熙以为功劳归服曹操。某日,公孙康布下精勇士兵于厩中,然后请袁尚、袁熙进入。袁尚、袁熙未来得及坐下,即被伏兵擒获,于是被斩首。公孙康将袁尚、袁熙及辽东单于速仆丸首级一并送与曹操。

  有大将问曹操:“公还而康斩尚、熙何也?”曹操回答说:“彼素畏尚、熙,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12]

  十一月,曹操到达易水(在今河北省西部,大清河上源支流),代郡乌桓单于普富卢及上郡乌桓单于那楼前来祝贺曹操的胜利。

  建安十二年曹操征乌桓后,迁乌桓万余落于中原,部分留居东北,加速了乌桓族与汉族的融合。至此,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

注释:

  [1]《通鉴》卷五八。

  [2]《三国志》卷一。

  [3]《三国志》卷三十。

  [4]《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5]《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6]《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7]《三国志·田畴传》。

  [8]《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9]《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10]《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11]《曹操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lO页。

  [12]《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本文原载于《社会科学论丛》1995年第3期,经作者授权编发,编发时略有改动。)

小链接

  周亚利,1956年5月出生,研究馆员,政协朝阳市第八届委员,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1977年2月至1980年1月就读于吉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1980年3月至2011年5月在朝阳博物馆先后从事考古、陈列、群教工作,曾任考古队员、陈列部主任、群工部主任。1986年6月至8月赴日本北海道随展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2007年4月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当代文博专家”荣誉称号。2017年7月30日当选为朝阳市三燕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周亚利主编或执行主编的著作有:《前燕后燕北燕史》(被评为2012年朝阳市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一等奖)、《慕容鲜卑饮食文化》《辽金朝阳佛教文物》(上册)。此外,她还参与编写了《朝阳佛教史》(被评为朝阳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二等奖)、《龙城宝笈·朝阳博物馆馆藏佛教造像精品》《朝阳佛舍利》《佛教圣地凤凰山》《前燕史话》等著作。

周亚利展馆

[编辑 熙楉]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