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点心匣子(鲍丽娜)

摘要:小时候家里穷,过年时父母准备糕点礼盒送长辈,没有小孩子的份儿。离年越来越近,我和二哥眼巴巴地看着,哪怕闻闻那股油香味儿,也是莫大的享受。

点心匣子

文/鲍丽娜(辽宁朝阳)

  小时候家里穷,过年时父母准备的糕点礼盒是给长辈的,没有我们小孩子的份。离年越近,我和二哥就越眼巴巴地看着,哪怕只是闻闻那股油香味儿,也是莫大的享受。大哥却从不在意,甚至对我们这副模样带着一丝不屑。我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或许是因为他比我大八岁,是家里的老大吧。糕点的油分慢慢从盒子里渗出来,勾得我们对盒中美味遐想联翩。

  年关一天天近了,这些糕点随时会被送到姥姥、奶奶等各位长辈家。再不动手就来不及了。我看二哥和我一样,对糕点怀着“吃不到嘴就坐立不安”的心思,料想他肯定不会出卖我,但这事绝不能让大哥知道。趁父母和大哥都不在家,我给二哥支招:“咱们把每盒都打开,每盒拿一种,这样十来盒糕点,每种都能尝着。”我俩一拍即合。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所有糕点盒,揭开盖在上面的透明塑料纸,牛舌饼、核桃酥、燎花、沙琪玛……一一呈现在眼前。有些糕点连名字都叫不上来,更别说吃过了。二哥把各式糕点各取了一份,又将剩下的重新摆整齐,盖好盒子,系上纸绳,恢复原样。我俩把每种糕点都掰成两半,二哥每次都让我先挑——这也算是“大的让着小的”,不过他掰的时候总会在中间小心翼翼地发力,大概是想保证自己不吃亏。

  每一块糕点送入口中,都香得让人觉得“就算割耳朵也不觉得疼”。那是我童年里最纯粹的欢喜,也是我努力读书的动力——我想长大后能天天吃糕点,即便父亲常教导我们:“在乎吃喝的人不会有大出息!”可这份执念,丝毫没被父亲的威严削弱。我俩生怕糕点渣掉出来,双手捂着嘴吃,舍不得咽得太快,连嘴角的碎渣都要舔干净。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甜化了,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幸福”的滋味。那时候,早就忘了被父母发现会挨打的疼,甚至觉得,哪怕挨顿揍,这次“铤而走险”也值了!

  小年过后便是大年。大哥帮着父亲把五彩缤纷的糕点礼盒挂在二八自行车的车把上。去老丈人家,父亲特意穿上藏蓝色的呢子中山装,军勾皮鞋擦得锃亮。他利落地抬腿上车,家里的小黄狗跟着自行车铃声一直跑到村口。父亲一门心思去拜访长辈,没回头看小黄狗,也没留意忙前忙后的大哥。

  那些糕点被一一送到各位长辈家。在那个年代,一盒糕点往往能传递好几家人情——从这家送到那家,兜兜转转,甚至可能回到原点。所以,糕点少了一些,也不会被及时发现;我们更不知道,在传递途中,它们是否也遭遇过和我们一样的“小动作”。

  如今父亲快八十岁了,因为轻微小脑萎缩,讲道理讲不过我时,就会拿当年的事怼我:“你好呀,偷吃果子!”他反倒像个孩子了!我逗他:“我不告诉你,你咋知道?”其实上高中后,我曾主动坦白过,当时还带着几分得意——那是对父亲权威的小小挑战,也是孩子气的炫耀。后来我才知道,父亲以前是供销社副食组的员工,腊月里常去加班打包糕点。母亲告诉我,父亲早就发现那些糕点包不再规整,心里清楚是我们动了手脚,却没说破,还悄悄买了散装糕点补了进去。一向脾气暴躁的他,在生病前,从没提过这件事。

  现在去超市,我总爱买些糕点带回家,哪怕放着不吃,甚至放发霉浪费掉。但只要看着这些糕点,心里的满足感和童年的幸福感就会一同回来。童年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是我们一辈子最美好的记忆,也是梦想启航的“港湾”!

编后话:

  《点心匣子》在朋友圈分享后,引起了朋友们的极大关注。它的意义,在于让大家暂时放下如影随形的新冠阴影,忘却新冠后遗症带来的种种不适,放平心态,回忆那些“做梦都会笑出声”的童年时光——不管那时家境是否富足,我们都像破土而出的小苗,带着旺盛的生命力努力向上,找回真正幸福快乐的自己!

  团建晚归的侄女,凌晨12点看到文章后也感慨良多。她说,当初为了梦想奔赴大城市,原来当年最想逃离的地方,如今成了最想念的归宿。家里那座有三层大院、四间房子的老宅,现在只有对糕点早已视而不见的大哥,独自守着。

  故交李姐看到《点心匣子》,也生出了强烈的共鸣,回想起自己和丈夫白手起家的艰辛,那些曾为生计彻夜难眠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表妹则想起了姥姥姥爷家那个总为她优先打开的柜子——柜子里的每一块糕点,都藏着温暖的回忆。

  感谢孩子的恩师厚爱,将这篇文章分享到班级群作为范文;感谢孩子的英语老师点赞……

  2023年1月8日

(本文作者系国网英大集团英大人寿朝阳中心支公司总经理)

[编辑 熙楉]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