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凤凰山与凌河水的对话(韩辉升)

摘要:山对水说:我爱你

理想光辉·信念升腾

编者按: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一种力量能穿透岁月,让初心依旧、热血未凉。诗人韩辉升以《还是那个少年》为名,用质朴而深情的笔触,将故乡的山水、历史的回响、亲情的温度与生命的哲思,凝练成一行行饱含土地气息的诗句。他的诗,是凌河岸边的炊烟,是红山女神的低语,是父亲沉默的犁铧,是母亲永不干涸的乳汁,更是一代人对根脉的坚守、对生活的热望、对理想的执着。

  本网特别开设“理想光辉·信念升腾”栏目,连载韩辉升诗选,愿这些浸润着乡土与真情的文字,能引领读者穿越历史尘埃,回归生命本真,给这喧嚣的世界、浮躁的人心送来一盒盒镇静剂和一粒粒醒脑丸,让文化独有的润泽灵魂、导引群心、涵养正气等精神能量不断释放。在这些诗行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朝阳大地的风物人情,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底色——无论走得多远,归来仍是少年;无论历经多少沧桑,信念始终升腾如初。

  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在此驻足,感受诗中蕴含的赤子之心;愿每一位同好都能发表感言,传播诗句独特的文化力量。让理想的光辉照亮前路,让信念的力量温暖人间。

凤凰山与凌河水的对话

文/韩辉升(辽宁朝阳)

山对水说:我爱你

水对山说:我也爱你

山对水说:能不能留下来

水对山说:能不能跟我走

山对水说:走得了吗

水对山说:留得下吗

编后话:

  凤凰山与凌河水的对话,是自然之爱最本真的模样——没有强求的一致,只有坦诚的心意。山的“留”,是沉稳的守护:它愿以磐石之躯为水筑巢,让碧波永远依偎在自己的怀抱,这是源于踏实的爱意;水的“走”,是灵动的邀约:它想携山的倒影穿越四季,让巍峨见识远方的辽阔,这是带着热忱的深情。

  “走得了吗”“留得下吗”并非质疑,而是彼此体谅的温柔。山懂水的天性是奔流,水知山的宿命是扎根,它们不强迫对方改变本性,却以提问叩击爱的本质:真正的相守,从不是将对方困在自己的轨迹里,而是尊重差异、彼此映照。山因水的环绕更显灵秀,水因山的映衬更有分量,这份“各守本心却彼此牵挂”的默契,恰是世间最动人的相处——爱不是同化,而是让你我在各自的轨迹里,依然能成为彼此的风景。

小链接
  韩辉升,男,蒙古族。1985年加入辽宁省作家协会,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当年曾被誉为辽宁诗坛“短跑冠军”。作品见诸《诗刊》《鸭绿江》《星星》《民族文学》《当代诗歌》《文学报》《天津文学》《海燕》《诗潮》《辽宁日报》《辽宁青年》《朝阳日报》《辽西文学》和《新华文摘》《青年文摘》《诗选刊》等多种报刊及多种选本。迄今出版诗集12部。两次获辽宁文学奖,两次获《鸭绿江》作品奖。曾任朝阳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现任朝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理想光辉·信念升腾

[编辑 宏宇  审核 安然]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