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以古为鉴(王铁兰)

摘要:我十分喜欢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的作品。无论是《随园诗话》还是《子不语》等作品,我都愿意读。

以古为鉴

文/王铁兰(辽宁朝阳)

  我十分喜欢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的作品。无论是《随园诗话》还是《子不语》等作品,我都愿意读。特别是他的“三不老”精神更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要以古为鉴,效仿与学习,并将其传承下去。

  袁枚一生活得十分潇洒。尽管年轻时家贫如洗,温饱都成问题,可他精神不倒,心态极好。他有一个响亮的外号“通天老狐”,可见他足智多谋。他能在不经意间写出人生情趣,人生哲理,彰显出“通天老狐”的风格与本领,体现出他悠闲自在的人生。他享年八十二岁,在年近八旬时仍精神不衰,齿若编贝,声如洪钟。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他算是寿星了,所以更有“一代文星兼寿星”之美誉。之所以如此,是他十分讲究养生之道与坦荡为人的结果。

  借鉴他足不老精神,当时人们都称他为“地行仙”。他十分喜欢游山玩水,把远足当做最好的运动。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既锻炼了身体,又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常在风景秀美之处构思诗文。游历40多年,有很多优秀作品问世,留下了诸多文学上的瑰宝。他在游历中欣然写下“自觉山水胆足夸,年赴七十走天涯”的优美诗句。

  借鉴他笔不老精神,他一生笔耕不辍,留给后人大量诗文。六十岁时曾说:“百年再算无日多,从此光阴倍珍重。学问原知止境难,衰年勤学百康成。”他读书有个习惯,桌子椅子大多数放置在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的地方,边晒太阳边读书写作,曾经诙谐地写道:“摊书爱坐西窗下,多得夕阳一刻明。”可见袁枚既勤奋学习,又十分讲究养生。

  借鉴他心不老精神,袁枚性格很豁达,从不计较小事。曾有“悲喜适度胸若谷”之称。他曾在《喜老》诗中写道:“一起百事生,一眠万事了。眠起即轮回,无喜亦无恼。何物是真吾?身在即为宝。就便再龙钟,凭人去笑倒。试问北邙山,年少埋多少!”一首小诗足以看出他心不老的阳光心态。

  袁枚是一个真正的“凤凰男”。一生勤奋好学,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精品著作。尤其是《黄生借书说》一文的精辟内容,让后世年轻人收获颇多,大有裨益。至今读起来都让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受益匪浅。《祭妹文》写得更是情真意切,读后不禁让人潸然泪下,感动万分。

  袁枚自称随园老人,八十精神胜少年,登山足健踏云烟,真是令人佩服。他的心态平衡,勤奋好学精神,也是如今老年人的楷模。活得滋润,畅怀适意,自命古之达人哉,可谓名副其实。

  愿我们时下的老年朋友们,更应以古为鉴,做好自己。哲人说:人老就是一杯陈酒,冽而绵;一杯浓茶,爽而甘;一瓣老姜,辣而烈;一瓶老抽,醇而香;一棵苍松,郁而翠。人到老年也不是一无是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多发挥余热。为心灵腾出一点空间,去珍藏那足以让人回味的一生感动。在人生的下半场,竖直生命的天线,让夕阳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小链接
  王铁兰,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退休于辽宁省朝阳市第三高级中学。退休后又应聘于富民高中,工作了12年。如今赋闲在家,经常写一些文章在报纸上发表,每年百余篇文章见报。积极参加省市征文比赛,多次获奖。自愿参加社会活动,被评为朝阳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用智慧和爱心经营的小家,被评为朝阳市模范家庭。

[编辑 熙楉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