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草样童年(时春华)

摘要:和现在的孩子比起来,如果说他们是盆花,那我们就只能是野草了。

草样童年

文/时春华(辽宁北票)

  和现在的孩子比起来,如果说他们是盆花,那我们就只能是野草了。现在的孩子家里惯着宠着,金贵得不得了,我们那时候,可完全没有这个待遇。

  小孩子贪玩,淘气。大冬天的一面跑着玩,一面吃凉得掉渣的饼子,随手还攥一块刚从咸菜缸里捞出来的咸菜疙瘩,不怕戗风,也不怕肚子疼,大人也很少在意这个,可能是因为孩子多,活多,照应不过来的原因吧。

  那时候农村几乎家家养狗,看家护院,被狗咬是常有的事。现在如果孩子被狗咬了,大人紧张得不行,安慰孩子别哭,那得赶紧上医院处理,又是打疫苗又是打防破伤风针的,一花好几百。我们要是被狗咬了,先是挨训,责备我们准是一趟趟上人家逗引狗了,咬伤了吧,该!大人恨恨地拽着我们回家,用肥皂水洗洗被狗咬伤的地方,有时候往外挤挤血就得了,不包扎也不吃药,有的特心细人家的大人会到咬人的狗身上用剪子剪回一些狗毛,用火柴一点烧成灰,把狗毛灰涂在伤口上,再找根布条扎好,到现在我也没有弄明白这狗毛灰是消炎还是把干。

  大夏天穿着单衣跑,挨摔是常有的事,胳膊、膝盖被磕破出血的时候有的是,我们有自己独特的办法,就是到墙根抓一把细土面,一遍一遍地撒在出血的地方,干了就不疼了,过几天结了痂,自然就好了。

  因为淘,怕挨训,有的孩子从窗台上往下跳,脚被钉子扎了,但是不敢和大人说。很深的一个眼儿,发白,过一会使劲挤挤,才会有血流出来。有的过几天还会化脓,也许就是轻微的感染。可这情况一般都瞒着大人,脚被扎了,我们唯一的方法就是拿鞋底使劲打被扎的地方,让它流血出来,然后还要在大人跟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不敢表现出疼痛,更不敢瘸着走路,怕挨训,更怕挨打,挨打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经常接受的“教育”。

  邻居孩子叫“靰鞡”,可真对得起他这个名字。不仅像穿在脚上的靰鞡一样拖拉,也更像人们说得那样口不择食。靰鞡家没有菜园子,蔬菜下来的季节,这个小伙伴常常把他妈贴的锅贴抹上酱,两个锅贴一扣,直接装在兜里就和我们出去玩了。路过谁家的园子,说了声“你等着”,跳过泥墙,进了园子弄几个生菜叶用嘴吹吹,掐几个葱叶,或者薅一把韭菜甩甩土,用手捋巴几下,不论长短,直接放在两张锅贴之间,张开大嘴开始吃东西。一滴水没用直接上口,就他,可能都没肚子疼过,用大人的话说就是这家伙“灶火好烧”。人家靰鞡有自己的歪理邪说——不干不净吃了不长病,后来这歪理就成了我们小时候的真理。靰鞡长大后显得肥头大耳,典型的“土豪”,可是一回村,见靰鞡的吃相还是那样可爱。

  要是用现在的观点看我们那时候,我们的做法是多么危险可怕啊,能健康地活到今天就是我们福大命大造化大。在现在的孩子看来,我们经历的真实的事就是他们眼里的故事、笑话。他们永远不懂,我们小时候那份贫穷里的快乐、简单里的知足,真的不懂。

小链接
  时春华,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现就职于辽宁省北票市教育局信息中心。1992年毕业于朝阳市第一师范学校,选修音乐,酷爱文学,文风朴实接地气。热爱生活,热衷传播社会正能量。系朝阳市作家协会、辽海散文学会、北票市作家协会会员;《好名声网》特约助理编辑,此网站有《时春华好名声展馆》;《北票市报》特聘记者,此报刊有专栏《朝花夕拾》。在网络、刊物上发表作品600余篇。

时春华展馆

[编辑 熙楉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