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怀念中秋(时春华)

摘要:童年的时候,农村最大的三个节日就是五月节、八月节和春节(我们叫“过大年”)。

中秋节特稿

怀念中秋

文/时春华(辽宁北票)

  都说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不错的,仿佛昨天才走进“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的美妙遐想,眨眼之间,又迎来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中秋佳节。

  琳琅满目的月饼以各种方式售卖,我走近挑选了几块,却再也没有童年时候的那份渴盼。

  童年的时候,农村最大的三个节日就是五月节、八月节和春节(我们叫“过大年”)。小孩子过节,无非就是为了吃喝玩,饱个口福,乐呵乐呵,显摆显摆。过大年的丰盛自不必说,先说这五月节吧,我们小时候,没见过江米,农村人五月节的粽子,都是大黄米做的,没有江米的软糯,我们小孩子不太爱吃。爱吃的无非就是粽子锅里煮的鸡蛋。那时候家家条件不好,鸡蛋可不是像现在这样煮上一大盆端上来随便吃,我们吃鸡蛋是大人给分着吃的。不管怎样,过节的吃食都与以往不同,所以孩子们是非常盼望过节的。

  我小时候并不知道过五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可能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不知道,他们都没啥文化,从没跟我讲过。我们的五月节过得并不隆重,也不丰盛,可是八月节赶在秋天,家家盼丰收,盼团圆,供月赏月,我可知道。奶奶虽然没文化,可讲起嫦娥的故事却是绘声绘色,甚至让我也一度想吃了仙药,衣袂飘飘飞到月亮上去看看。

  童年的时候,农村的小孩子不知道啥叫零食,我们见过那种让我们垂涎三尺的点心(其实我们小时候叫果子),是大人之间走动拜访的礼品,一盒点心,你送我,我送他,不知被传多少家,有时候盒子外面透油了,里面的点心干巴得“哐啷哐啷”响,大人都舍不得给孩子吃。我们能吃到的作为互相走动的礼品就是月饼。月饼论斤卖,一斤五块,五块一包。五个一摞,用料子纸包了,纸绳捆了,上面放一张嫦娥飞天的花花纸,特有仪式感和节日气氛。

  孩子们围着大人,等着分月饼,一人一块,或是两块,两块半的时候也有。分完月饼,嘴馋的马上捧在手里小心地咬一口,生怕掉个渣。细心的孩子把月饼偷偷藏起来,留着饭后或是第二天解馋。油汪汪的月饼又软又香,尽管只有五仁的一种,我却觉得它是天下最好吃的。虽然爱吃、喜欢,但我仍愿意把我的一份分给弟弟妹妹们一些,因为他们还小。父母总是可着孩子吃,他们尝一口或是两个人分一块就得了。就是这一块,还要先拿到先祖的坟上去祭祀一下,半块留下,半块带回来。

  往往八月节是农忙时节。要是不忙,就赏赏月,说说年景唠唠家常,农民是很容易知足的,今年比去年强,脸上乐,心里也乐;要是今年不如去年,也知足,少是少了点,有收入这一年就没白忙活。要是忙了就摆上月饼供供月,祈求人寿年丰。

  当然我们小孩子也有小心眼,为啥大人吝啬地给我们小孩子分月饼,却两包两包地把月饼送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些事我渐渐长大之后就明白了。有时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会偷着给哪个孩子一块月饼,当然,孩子们也是偷着吃掉的,那种偷着吃月饼的滋味、状态和感觉真的无法用语言形容。

  我怀念童年时候的中秋,怀念分月饼的逝去时光,也正是因为这份怀念,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珍惜那一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温馨和谐的亲情。

小链接
  时春华,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现就职于辽宁省北票市教育局信息中心。1992年毕业于朝阳市第一师范学校,选修音乐,酷爱文学,文风朴实接地气。热爱生活,热衷于传播社会正能量。系朝阳市作家协会、辽海散文学会、北票市作家协会会员,好名声网特约助理编辑,此网站有《时春华好名声展馆》;《北票市报》特聘记者,此报刊有专栏《朝花夕拾》。在网络、刊物上发表作品600余篇。

时春华展馆

[编辑 直观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