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古老山村乃一部人文史(王铁兰)

摘要:近日,笔者有幸拜读了李学英老师的作品《山村漫记》,不禁让人眼界大开,受益匪浅。

古老山村乃一部人文史

——读《山村漫记》有感

文/王铁兰(辽宁朝阳)

  近日,笔者有幸拜读了李学英老师的作品《山村漫记》,不禁让人眼界大开,受益匪浅。《山村漫记》包括三篇文章。每个标题都十分新颖别致。“一片片”“一本本”“一块块”叠字使用得巧妙,恰到好处,各有千秋,给人一种立体的感觉,十分引人入胜。

  《一片片石立起的村庄》,写的是朝阳县柳城镇石灰窑子村。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古老的画卷。古老的建筑,淳朴的民风,多样的景观,让人叹为观止。“石灰窑子村有三百年的历史,这是一个老年人的村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享受着一份安宁安详安康,并守护着小山村的这块净土”。

  他们就地取材,利用漫山遍野的石灰石建了窑,烧起了石灰。这里沟深,坡陡,崖峭。老柳树,野鸡,潺水,温情,大红灯笼等更是一道风景线。尤其是古老的村庄都会有古老的传说。“牛”的故事更增加了神话色彩,让人深思,启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古老村庄,真的是一部活着的人文史。

  《一本本书摞起来的村庄》,写的是朝阳县西五家子乡三道沟村。顾名思义,既然是一本本书摞起的村庄,显然文化底蕴极其深厚。远近闻名的许氏兄弟,分别是晚清的举人和秀才,清代道光帝曾经嘉奖过他们。村庄的人,更是秉承先人的遗风,勤奋好学,可谓“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特别是具有根祖文化的牡丹花——“状元红”更是闻名遐迩。这尊贵的牡丹,由皇帝御赐,从京城远行一个多月才到达此地,生根发芽,开出繁花。传至今日,已历八代,已过170多年。为了增加文章的亮点,李老师又引用了古代诗人描绘牡丹的诗句,可谓是信手拈来,生动传神。

  “牡丹是许氏兄弟和村民的精神花朵。盛开在凡是眼神能触及到的各个角落。繁衍成村民生活高贵雍容的品质。”可见李老师独具慧眼,善于创新,另辟蹊径,把牡丹精神上升到一定高度。“压得住场子,经得住流年。”代表了一种高雅超卓的人文精神。

  《一块块土叠起的村庄》,写的是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八盘沟村。象征着“大地丰碑”的老支书曲振生,原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生产队干部,带领村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改天换地,把贫瘠的山地变成了良田。山山皆梯田,坊坊能蓄水,为朝阳打出了自己的名片。斗转星移,曲老尽管逝去,但他仍然长眠梯田边,守候着家乡的一草一木。后人继承遗志,继续奋发图强。创建桃花节的现任村支书,年轻有为,自费办春晚,成功打造村庄文化品牌。吸引人眼球的是,作者在这里运用民间传说——“老子曾在这里讲学”,从而增加了文章的神秘色彩。这里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都在认真记录历史,融入文化,留给后代的是永久的财富。

  总之,从三篇上乘的文章看,李老师的写作态度朴素、谦虚、认真,写出的文章大气、优美、华丽。但李老师却说:“我的写作是另类的,尽管我的作品通俗易读,写的也都与地方文化息息相关,但还像是个不合群的作者。这对一个以写字为生的人来说是孤单的,有着孤军奋战的悲凉况味。”这段话给人以深刻的思索和启迪,也为她能够写出系列美文做出了生动注解。

小链接
  王铁兰,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退休于辽宁省朝阳市第三高级中学。退休后又应聘于富民高中,工作了12年。如今赋闲在家,经常写一些文章在报纸上发表,每年百余篇文章见报。积极参加省市征文比赛,多次获奖。自愿参加社会活动,被评为朝阳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用智慧和爱心经营的小家,被评为朝阳市模范家庭。

[编辑 熙楉]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