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会心处不必在远(刘文艳)

摘要:我曾经到过许多国家的城市、乡村,考察过许多名胜古迹,欣赏过许多风光美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繁华的城市,那里人声鼎沸,熙熙攘攘,人们摩肩接踵,匆匆忙忙。也不是那些名胜古迹、名都盛景。因这些曾经多次在电视、网络上看到,也曾经心驰神往。实际上,“看景不如听景”。

会心处不必在远

——沈水湾漫笔

文/刘文艳 编辑/半夏

  我曾经到过许多国家的城市、乡村,考察过许多名胜古迹,欣赏过许多风光美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繁华的城市,那里人声鼎沸,熙熙攘攘,人们摩肩接踵,匆匆忙忙。也不是那些名胜古迹、名都盛景。因这些曾经多次在电视、网络上看到,也曾经心驰神往。实际上,“看景不如听景”。一旦到了实地,实景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美好,也没有介绍的那么神奇,便常觉有失所望,那种喜出望外的感觉是很少有的。

  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倒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村镇,绿草如茵中红墙白窗的别墅,小溪潺潺在门前流过的院落,房前房后开满鲜花的小洋房,都是那样的别致、新颖。让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我曾经去过丹麦安徒生的故乡,那是一个特别洁净、十分优雅、充满文化色彩的小镇。我在小镇的书店里,买了一本安徒生童话,并盖上了书店的纪念章。坐在小镇街道一侧的石台阶上,沐浴着阳光,仰望着蓝天白云。然后,低下头来,读那些早已熟悉的童话故事。那安琪儿、冰姑娘、小杜克、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等,都在我眼前鲜活了起来。觉得他们就生活在这个小镇上,而这小镇本身,就是那童话般的世界。

  我还特别喜欢荷兰的田园风光和田园中的小村庄。碧绿的原野,一望无际。在原野中分散地居住着几户人家。家家有一个用木板、木条围起来的院子,院子里是红墙白窗的几间房子,院外有停放的汽车,还有几棵大树,随风摇摆着柔软的枝条,偶尔还能看到有马的伫立,狗的奔跑,一派生机。让人羡慕地觉得,在蓝天白云下、在碧绿的田野中居住着,无疑就是人间天堂。

  我也特别喜欢那小镇中的清清河水,悠悠小桥。夜晚,桥的两岸,灯光闪烁,忽明忽暗,静静的,听得见潺潺的流水声和脚踩木板桥的吱吱声,那意境真是很美啊。每当那时,心里便想着,如果自己也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该是多么惬意啊!

  真没想到,这个愿望竟然很快就实现了。

  近年,父亲时常来沈阳,居住在浑河南岸奥体中心附近的小区。我也经常去看望他,早晚陪他到浑河边上的沈水湾公园、五里河公园散步。所亲炙、亲历、亲见的正是出访中所赏鉴的那种景观。记得《世说新语》一书中记载过:晋简文帝到御花园华林园游玩,对左右侍从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会心处不必在远”,信哉斯言!

  你看,早上浑河两岸的公园,阳光洒落在河面,波光粼粼。公园的草地,也被透过树林的阳光照射着,明亮而松软。这时,无论走在公园的甬路上,还是走在公园的木栈道上,都会有一种沁人心脾,清爽明快的感觉。

  歩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三三两两、陆陆续续地来到公园,他们有的散步、有的打拳、有的踢毽子、有的做健美操。还有几位喜欢养鸟的人,先后带着自己的鸟来到公园里。这些鸟儿见到自己的同类,异常兴奋,一鸟高歌,引得众鸟争鸣。河岸上,有百余把钓鱼杆,齐刷刷伸进浑河里。这里也是钓鱼爱好者的天堂。喜欢音乐的人也来到这里,让二胡的悠扬和民歌的清亮,构成了公园的交响。还有十多个快走队、自行车队在公园穿过。他们打着旗子,穿着统一的服装。快走队有时高喊着口号,迈着统一的步伐,看上去真有一种军人的气魄和豪迈!让整个公园彰显出蓬蓬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这就是公园的早晨,充满了阳光,充满了朝气。

  晚上的沈水河畔,月光与灯光相辉映,浑河大桥的灯光,把桥的倒影挂在了水中。河对岸绿色的灯光如同数条绿色水晶柱倒插在浑河水中,熠熠生辉。还有红色、黄色、白色的水晶柱倒映在水中,把个浑河装点得五彩斑斓,绚丽无比。偶然有用红色的灯光装点的游船,在浑河里穿行。那红色的游船如同一支红色的鲤鱼,在河面上欢快地游荡。到了晚上九点钟,这里静了下来,那喧嚣声也随之渐渐歇息了。
  这时,我才发现,原来这五里河公园还有许多幽静之处。公园由浑河及两岸的护河长堤以及期间的绿色地带组成。二百多米宽的绿色地带,由几层区域构成。靠堤坝处是高高低低的各种树木。然后是幽静的石径小路,曲曲弯弯,接下来是青青的绿草,柏油马路,然后是草坪花卉,接下来是用塑胶铺成的路,松松软软的,走在上面十分舒适。再靠近浑河处是临水的木栈道,与木栈道相衔接,时而建起几处宽阔的木质亲水平台,在靠近河水那面用木栏杆围起来,供人近河欣赏河景。进入公园,无论是走哪条路,都好似置身于绿草、丛林中,不时地变换着曲径通幽、草场漫步、林中散步、岸边小憩等诸多甜甜美美的感觉。

  大自然是最美丽的,置身在大自然中是最惬意的。浑河公园,包括五里河公园、沈水湾公园、罗士圈公园,还有体育足球公园、长白岛森林公园等等,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天成,顺其自然。整个公园的设计、建设,就是顺着浑河的自然景象,稍加整理,适当补充以树木、草坪和鲜花,充分保持了大自然的本色。我觉得,这是浑河公园最成功的地方。它保持了浑河的自然美,如同一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女,不是描眉画鬓的美,也不是涂脂抹粉的美,而是自然的美。这种美,保留着自然的韵致,充盈着自然的底色,彰显着魅力无穷、历久弥新的自然质朴之美。

  浑河的岸边,有的堆积着一组组形状各异的石头,让河水不停地拍打着,溅起浅浅的浪花。悠闲的钓鱼者,坐在岸边的石头上,在波光潋滟的河水中放着鱼竿,静静地等待着鱼的上钩。偶有一丛丛绿色的芦苇,让浑河水浸泡着茁壮成长,他们用绿色装点着河岸,自然而清爽。浑河水弯弯曲曲、自由自在地流淌着,有的地方没有缓冲,浑河水直抵岸边。岸上便用一尺宽的木板做成栏杆,栏杆里面是三到五米宽的地板平台,一边探过水面,悬在水上,用木柱支撑,一边固定在岸上,与木栈道紧紧相连。从木栈道上一路走来,再踏上那木质亲水平台,真有置身于水上的感觉!我特别喜欢走木地板铺成的栈道,听着那木地板发出吱吱的响声,就感觉自己融进了大自然,与整个浑河浑然一体。

  有时在河边走着走着,竟然找到了那种以往在国外所心怡的感觉,那时的期望如今已经变成现实,就在眼前。这里的景色很美,只是平时没有留意!这要是在国外,在这样的月光下,走这样的河边小路,一定会生出许多羡慕与向往。

  其实,我们的家门口也有许多美景,只是我们没有珍视。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美好,只是我们没有发现。一位散文大家曾说:“家乡处处是美景,何必他乡万里行。”此时,我也生出了与之相同的感慨。

  浑河公园是一个年轻的公园,但也沉淀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底蕴。“浑河晚渡”和浑河龙柳便是浑河文明古老的见证。

  作为当年“盛京八景”之一的“浑河晚渡”,承接着浑河悠久的历史。在沈水湾公园的西面,新改建的罗士圈公园里,立有“浑河晚渡”的牌坊非常醒目,由东向西走过牌坊,便见浑河岸边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浑河晚渡”四个大红字,这里便是一个曾经无比繁忙、无比辉煌的浑河古渡口。

  浑河,古称沈水,是辽河最大的支流。相传七千多年前,古老的先民们便在浑河流域繁衍生息。浑河曾是水产丰富、水质清澈的河流。到明末清初,浑河水深两米,漕运通航,码头繁荣,是沈阳与外界的通商口岸。夏日的运货商船,冬季的载重爬犁,将浑河人引向了四面八方。那个年代,漫步浑河之滨,白日一定能够感受到,它那如惊雷、似奔马的磅礴气势;傍晚,也一定能够尽享它那“鸟落空林、轻舟古渡”的幽静黄昏。

  日俄战争期间,浑河两岸生灵惨遭屠戮。日本侵占东北后,为了切断沈阳与外界的水上交通,在浑河上修建了二十三孔拘梁大铁桥,刻意降低了桥梁高度,致使河道逐渐淤积,繁荣了百年的浑河航运就此中断。此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开发,以及人口的不断膨胀,浑河两岸植被被破坏,浑河水质日趋恶化,水量逐年减少。河里成群的鱼虾不见了踪影,世代栖息的候鸟不再光顾。春夏河水污秽,秋冬荒芜凄凉。浑河及两岸,危房破旧不堪,垃圾随处可见。沈阳的母亲河啊满目疮痍,人们无不为之叹息!

  治理浑河,再现浑河辉煌,成了百姓们的呼唤,也是浑河两岸人民的期盼。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等地政府和有关部门顺应民意,达成共识,顺势而为,开始了浑河治理工程。市内通向浑河的百十个排污口被掐断,效益低下且污染严重的企业实现了清洁生产。与此同时,也开始了浑河源头上的治理,逐步恢复了浑河原生态。近年,通过在河两岸修建护堤坝,在浑河中建设橡胶坝等措施,使浑河沈阳段,形成了9平方公里的水面,使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紧贴城市中心,从东到西贯穿了一条美丽的河流。不仅城市湿度大大增加,热岛效应逐步减少,氧气量也大大提升,使沈阳这个重工业城市,成为一个水绕都城的宜居城市。

  浑河的美丽,带动了浑河两岸的快速发展。河景高层住宅楼拔地而起,分列两岸。夜晚的霓虹灯扑朔迷离,把楼房装点得绚丽多彩。浑河桥是浑河十分靓丽的景观。十几座联通两岸的桥,造型各异,美观大气。长青桥、富民桥、浑河大桥、三好桥、工农桥、胜利大桥,有的如盛开的百合花,有的似张开的多弦琴;有的是三拱相接,有的是钢绳斜拉;有的是一字型,有的是工字型。夜晚桥上的五彩灯光把大桥装扮得五彩缤纷,也把浑河映照得美轮美奂。

  如今,沈水湾公园的“浑河晚渡”,不仅再现了“暮山衔落日,野色动高秋。鸟下空林外,人来古渡头”的当年丽景,而且以其崭新的姿容成为这个公园新旧历史的衔接。刻在石头上的“浑河晚渡”四个红色大字,在太阳余晖的映照下,显得古色古香。在离石不远的树丛中,有一个长宽各十米上下,高有一米左右的水泥石台,石台上摆放着八个圆柱型的铁铸件。据介绍,这是2005年4月,在这里出土的固船用具。据考证,这些固船用具均是浑河古渡口的遗迹,它们见证过昔日浑河渡口的繁华与辉煌。浑河公园的建设者们,把这些文物原地存放,给来这里的人们以无限的遐想。站在写有“浑河晚渡”几个大字的石头边,再眺望浑河的晚霞余晖,不得不发出些许的思古之幽情。

  承载着浑河古老神韵的,还有那历经岁月沧桑的“龙柳”。在全长7.5公里的沈水湾公园里,一直有两排翠柳,像两队忠贞的卫士,守护在浑河岸边。一排是柔美的垂柳,一排是碧绿的旱柳。柳与柳之间大约相隔五米,共有一千三百五十棵。柳干之粗壮者,一人搂不过来。以此来推断,这些柳树已经百岁之上了。其中有四棵大柳树,据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从浑河大桥进入沈水湾公园不远,就矗立着“盛京龙柳一号”。传说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初春,清代圣主玄烨东巡祭祖。在新宾永陵谒陵大典之后,经浑河水路到盛京行祭陵大飨礼。一路上,云低雨急,龙船难行。可至盛京浑河段,雨停雾散,天布祥云,云成龙形。圣主龙颜大悦,遂命停船靠岸,让人种龙柳以记之。据传,拜谒此龙柳者,文人可金榜题名,官人可大展宏图,商贾可财源广进,善人可长命百岁!当然这是人们的美好期盼。

  如今,几经沧桑,龙柳已形成君临浑河、傲视神州的玉柳神龙形象。走近那棵柳树,确实让人感到龙的神态活灵活现:树的根部大部分裸露在外,犹如龙头。树根下半部,分明有两个深色圆形痕迹,恰似龙的两只眼睛。树的几个根须向外伸展着,犹如几只龙脚在前行。近十米长、几搂粗的树干,呈橫卧状,又酷似龙身,枝繁叶茂的柳枝正如同龙尾,在随风摆动。退后几米开外,再看此柳,真如一只雄伟玉龙,在尽情舞动。

  沈水湾公园还有“盛京龙柳二号”。据传,清高宗弘历,在乾隆四十三(1778)年仲春,第三次回到盛京祭祖,在盛京故宫大宴群臣之后,与王公大臣一起,来到浑河边吟诗作赋。突然,天降急雨,众人忙上前,将皇帝扶到一棵柳树下。柳树高茂的树冠,形成天然华盖,竟然滴雨未及皇身。由此皇帝赞曰:“此柳乃神树也!”我观此柳,确有与众不同之处:远看它不是一株独柳,而是一片柳林。近看,才知是独木成林。这棵龙柳,主干上分为三个支干,每个支干又有三个分枝,每枝又生长出无数的枝条,形成了近百平米的树冠,构成了“九龙成荫”之龙柳格局。此龙柳的最大特点是枝叶繁茂,即使离树干十米远的树枝,也葱绿如新,不得不让人对她那超常的生命力感到震撼!

  “盛京龙柳三号”,也有与皇帝相关的故事。据说:清仁宗在嘉庆十年春,第一次回乡祭祀东巡,在接待盛京大小官员之后,来到浑河岸边。时值春和景明,浑河波光倒影,好一处人间仙境。此时,万树皆静,只有此柳,无风自舞,百态万千,令嘉庆兴致高涨,随言“此柳洞知君心啊!”此柳随后便被奉为龙柳。据传拜此龙柳者可玉满临门,万事皆顺。现在,此柳也被许多人祭拜过,树上緾满了红布条、黄丝带等,上边写满了祈福之言。
  园中还有一棵柳树,也应该列入“龙柳”之列。此柳与龙柳二号相似,也是独木成林。从柳边走过,不见树干,只见一片天地相接的“柳林”。茂密的柳枝,已经垂到地面,覆盖面积达二百多平方米。只有拨开柳枝,进到“柳林”里,才发现,原来,这里只有一棵大柳树。树干得五人合抱,树下有百多平方米的空地,诺大的树冠被粗壮的树干支撑开来,如同一个巨大的圆顶穹庐,四周密实的柳枝形成天然的围墙。只有太阳的光线通过树叶的缝隙叠印着透过来。站在里面,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人也无从望见里面的风景。这就如同一个宽绰的天然大别墅,站在这里面,就是下大雨,也可以避而无忧!我想,沈阳城里竟然还有这么古老、这么神奇的柳树,真是沈城一宝啊!

  “浑河晚渡”“盛京龙柳”承接着大浑河及其两岸的古往今来。如今的浑河两岸,环境优美,景色怡人,河水碧波荡漾,两岸绿树成荫。它们见证着,沈阳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它们回味着,沈阳的历史底蕴和曾经有过的辉煌。

  浑河两岸公园的最大特点,就是敞开怀抱,面向大众。公园都设有多处出入口,游人可以随时就近进出公园。这是沈阳的城市公园,也是名副其实的沈阳人民公园。

  仅从沈水湾公园的建设理念中,就能看得出很强的服务大众的意识。公园的区域设置,大多从方便游人休闲、娱乐、锻炼等方面考虑。整个园区以树木花卉为主要造园手段,以文化、艺术、体育广场和大型群体雕塑、湿地等主要形象为创意目标,力图使公园既能满足人民休闲娱乐的要求,又让人们得到审美享受、情操陶冶和情趣满足、文化提升。公园建有生态休闲区,佔地近两万平方米的生态林,保持了完好的野生丛林景观,吸引了各种鸟在此安家繁殖。公园里大量栽植了适应北方生存条件的金丝垂柳、香花槐,紫树和果树等树木花卉。将银中杨和旱柳做成圆形树林,姹紫嫣红的12块花池,各种花卉争奇斗艳。紫色的花是小檗,黄色的叫金山绣线菊,粉色的是福禄考,开得最漂亮的花叫唐菖蒲。公园色彩清晰明快、景色自然迷人。
  沈水湾公园,工农桥与三好桥之间的北岸,一个长达千米的花坛与三个亲水平台连为一体。千米花坛由各种名贵花卉组成,不同的花卉,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造型各异的花坛。三个亲水平台,由木板条相连相接而成,游人可以走上平台,更近距离地感受浑河的魅力。也有喜欢垂钓者,直接把渔杆甩入河中,静静地等待鱼的光顾。园内的和平广场由一个巨大的和平鸽图案组成,代表着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每年的五月,在草坪上散养的孔雀,用它们特有的美丽,吸引游人在此驻足,流连忘返。绿树丛中千姿百态的雕塑与树木草坪融为一体,绿荫深处的文化长廊更是看书学习、体验天然氧吧的好去处。每到夏季,这里便搭建起艺术惠民的舞台,举办浑河文化艺术季、浑河交响音乐节,连续演出音乐、舞蹈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让百姓在这优美的浑河岸边享受艺术的盛宴。

  沈水湾公园占地面积最大的就是康体娱乐区,有占地近8万平米的新世界大型宽带式草坪广场,疏林花坛,小桥流水,草坪如茵,小路蜿蜒,宁静而美丽,优雅而清新。这里有许多体育锻炼的器械和场所,有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其中,一个较大的乒乓球场地,有三十多张乒乓球案子,齐刷刷地摆放在公园的休闲广场上,看上去很是壮观,彰显出乒乓球大国的特点。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有许多乒乓球爱好者在这里打球锻炼。年长者有六、七十岁,年龄小的也就五、六岁。从中我们也能够看出,中国包揽奥运会乒乓球金牌不是偶然的,是以全民爱打乒乓球为雄厚群众基础的。

  这里除了有许多大众体育设施外,还有园中随处可见的木椅,有摆放在绿树丛中的三人靠背木椅,也有许多设置在人行路旁柳树中间的双人无靠背木椅。经常看到一对对恋人,或是一对对老人,坐在木椅上聊天,也有年轻人在木椅上看手机、打电话。都是一副悠然的样子。公园里还有根据所处空间,特制的长长的木椅,有的木椅长到十至二十米,可以让许多人坐下来休息,甚至可以躺在木椅上美美地睡上一觉。

  走进这个面向大众的公园,经常会想到,应该为那些以让众多沈城人受益为理念的公园设计者、决策者、建设者、管理者,书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他们永远留在历史记忆的史册中。

  惠及百姓的事情,多做一点,会有很多人感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能为老百姓多做点实事,能让全城的老百姓铭记着,这是为民造福,也是为已积徳,此种事情多多益善啊!

  浑河两岸的公园,已经成为沈阳靓丽的风景线。在浑河两岸,已经有了沈城人难以忘怀的亲切记忆。我想,如果沈阳继续以浑河为中心,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久的将来,沈阳这个古老的城市,就一定会如同莱茵河、多瑙河等两岸的城市一样,充满了灵秀和浪漫,成为与世界上最美好城市相媲美的宜居城市。

  (原载《芒种》2017年第2期)

小链接
  刘文艳,现任辽宁省政协常委、文化与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有百余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歌、文学评论在《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曾出版传记文学《尹湛纳希传》,填补了蒙古族现实主义文学鼻祖尹湛纳希生平传记的空白。曾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版报告文学集《春风秋雨》,引起反响。近年出版的纪实散文集《爱的诉说》获得第五届冰心散文奖散文集奖、第八届辽宁文学奖辽河散文奖。

刘文艳展馆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