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陈词老调话“过年”(王劲松)

摘要:抚今忆昔,看看现在的好日子,简直是天堂,比旧社会大地主生活还要好上多少倍,天天像过年!这样的好日子来之不易呀,要懂得珍惜好日子,更要全心全意地捍卫这种好日子啊!

陈词老调话“过年”

文/王劲松 编辑/安然

  又要过年了,我脑海里就闪现出一串串小时候过年的“镜头”。回忆起父母为过年的事艰辛操劳,心里酸酸的。这不是忆苦思甜,不是猎奇,不是虚构,更不是讲笑话,我要告诉现在的年轻人,这是真事儿。

  农村习惯把春节叫“过年”,在外地工作的、读书的、打工的,都想回家过个团圆年。去年我一家人回农村弟弟家过年,山珍海味满桌子,儿孙满堂,全穿戴高档的新衣饰拜年,大姑娘小媳妇,珠光宝气,鲜亮闪烁,过得简直就是天堂日子!

  记得我七岁那年,邻居家李爷爷赶集丢了仅有的一块银元,着急上火,上吊自杀了;我父亲腊月二十九赶“穷汉子”集,卖小猪的钱被偷了,急得生了一场病,幸亏姥爷送来二斤肉凑合着过个年……嗨!那时候过年多难啊!
  那个年代,小孩盼过年,能穿新衣裳,吃上肉。父亲愁过年,没钱买年货,一帮孩子瞪着眼睛盼年。母亲忙过年,更辛苦,一进腊月门,刚有点年味,就开始忙,全家人穿的戴的都用手工做——纺棉线:做针线活的棉线都是我母亲用纺车纺成线穗子,捯在线板上备用,每天晚上,母亲点着如豆的小油灯做针线活;做棉衣:八口人的十六件棉袄棉裤,父母和爷爷,五个孩子,把旧棉袄棉裤拆了,用秫秸灰“过淋”的水洗干净(没有肥皂),破洞的地方补补,旧里旧面,翻新做一遍,一针一线的缝;缲扣鼻儿:棉袄上的扣鼻儿、蒜母嘎达都得用手一点点缲成的,这是个细活,剪成长长的布条,叠成几折窄窄的,把布边儿用藏针儿缝上,像一条长绳,再做扣鼻儿、蒜母嘎达,缝到棉袄大襟上;做棉鞋:找一些破布头、布角打成袼褙,按照八双大小不同的鞋样剪裁,密密麻麻实纳帮的鞋帮里边缝上棉花,再搓麻绳,一锥子一锥子地衲又厚又硬的鞋底子,将鞋帮一个一个地绱到鞋底上;做棉袜:八双两层布的布袜子,也得手工细细缝;做棉帽:大人的毡帽修修补补,狗皮帽子裢裢,小孩子各式各样的棉帽子与生肖有关,有带虎头的,有绣花的,有护颈的,有带帽遮的,都得手工缝;织腰带:系在棉衣里边的裤带,扎在棉袄外面的腰带,也是妈妈亲手织的;织腿带:全家人扎棉裤脚的腿带子,妈妈织……整个冬天,母亲都要日以继夜的做饭,洗衣,针线活,每天夜里熬到“三星打横梁”,不知道是什么时辰。

腊八粥

  这个习俗不知延续了多少年,有一种说法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庙煮粥来供菩萨的,十八种干果象征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了。佛教中,腊八粥的故事还来源于牧女供养佛陀乳糜的典故,后来中国的佛教弟子乃起而效之,于每年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以五谷加上各种果品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已经成为民间风俗之一。妈妈早晨起来把准备好的五谷杂粮、大枣果品等,淘洗干净,用文火慢慢煮,粥熟了,先盛一碗敬财神、灶王、天地,再往院子里的树上抹粥,全家人喝又香又甜的腊八粥。大人哄小孩子常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

过小年

  结果过了腊八也没杀猪,到了农历腊月二十三晚上祭灶,母亲包一点饺子,煮好了,上供,父亲将灶王爷画像请下来,与黄裱纸一起点着了,跪到地上说“送灶王,上天堂,见玉皇,多说好话,回来多带五谷杂粮。”把幸福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灶王爷身上,穷人的要求就如此简单和至诚!祭灶的那点饺子一个人分几个尝尝。大人又安慰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完小年过大年。”孩子们只好翘首以待了。

赶年集

  家里没啥进钱道,买年货只能卖粮食,用卖粮钱买几斤猪肉,买干豆腐,请灶王爷、财神爷、天地和几张廉价的年画。穷汉子赶穷汉子集,过年的前一天被称为“穷汉子集”,缺钱人家憋到最后一天,东挪西凑,弄点钱给孩子买鞭炮、绢花,俗话说“老人要帽,小子要炮,丫头要花,头绳一扎。”杨白劳给喜儿“扯上二尺红头绳给我的喜儿扎起来”那是真格的。女孩子有一朵绢花、二尺红头绳就能过个高兴的年。

蒸豆包

  离年傍近,家家蒸黏豆包、年糕,没有驴马的人家,只能大人孩子抱着碾棍推碾子,把淘好的大黄米、小黄米轧成面,过细罗,然后和面、发面,做成面饼型,裹上煮好的豆包馅儿,抟成圆圆的放在锅里蒸……有钱人家蒸几斗米的豆包,从腊月到正月,多次熥着吃;穷人家只淘几升米的豆包面,就得撙省着吃。

过大年

  有几件事必须做——

  接家堂。过年前一天傍晚我父亲拎着灯笼到附近十字路口接家堂,烧上三炷香,跪在地上念叨:“三代宗亲,跟我回家过年吧。”再用黄裱纸写个“供奉三代宗亲之位”的牌位,桌上放个香炉碗,这就是家堂。
  贴春联。年三十的上午,贴灶王、财神、天地和春联……我老爸不识字,有一年把“肥猪满圈”和“抬头见喜”贴反了,闹心半辈子。

  年午饭。母亲将买的四斤肉算计着用:春节至正月十五匀着吃,年午饭切下约半斤,炒一盘白菜片,一盘土豆块,炖一碗大豆腐,一碗酸菜粉条。主食:小米干饭。半斤薄肉片在一盘白菜片里,八口人啊!母亲还用筷子把肉片往我爷爷那边扒拉,怕我们抢着吃!吃完年午饭,天黑了,父母开始忙除夕夜的活:剁饺子馅,和面,划烧纸,往院子里撒芝麻秸,叫“踩碎”,预备火盆……

  包饺子。父母包饺子,不让孩子动手,怕包不好,煮破了,不吉利。饺子皮儿是高粱米面掺榆树皮面,吃着劲道,饺子馅是大白菜里兑上约半斤肥猪肉,点上少许自种芝麻自做的香油。一黑天,就把纸煳的灯笼,里边点着蜡烛挂在院子里。

  发纸。院子里点着火盆,红红火火,亮亮堂堂,管着以后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前程亮亮堂堂。煮饺子,尽量硬一点,防止破了,先给灶王、财神、天地、家堂,上供。放鞭炮是我的事,从过年早晨开始我的任务就是:烧香、放炮仗,灶王、财神、天地、家堂各三炷香,当时买不起“二踢脚”,更不敢想买一挂鞭,只买10个一寸多长的小炮仗,父亲说“有个动静就行”,年三十中午放3个,发纸时放3个,共6个,叫六六大顺嘛!晚上大约十点钟,听见全村、上下村响起来一片鞭炮声,乱哄哄的,大人说“发纸啦,放炮仗!”我小心翼翼地点燃三个动静不大的小炮仗:啪,啪,啪……虽然觉得可怜,不过瘾,但也坦然,总比没动静好,知道穷家孩子都是这个过法。还剩下4个小炮仗,正月初一放1个,初五(破五)放1个,十五元宵节放1个,二十五添仓最后放1个。
  拜年。自家人在吃除夕夜饺子前,孩子给老人磕头问好,老人给儿孙压岁钱——几分、几角钱。孩子们兜里装着这几角几分钱当宝贝,舍不得花,等到正月十五“跑黄河时,买糖球含着,或者买一串糖葫芦……正月初一村里的小字辈们,男孩子们,穿上新衣裳、新鞋、戴上新帽子,挨家串户去拜年,见同辈的问个好,长辈的必须磕头……

  我的父母在正月初一前,硬撑着把年过好,忍着烦心事,挺着身体不舒服,装出高兴的样子给孩子们看。过了初一,就躺在炕上休息,说“浑身疼”,一是张罗过年“钱紧”着急,二是活计多累的,闲下来了,放松了,就来病啦。也许穷人家都这样,苦日子真难过,平时还能混着过,到了年关,一家人,老的,小的,都盼着过年“改善”一下呢,有几个孩子能理解穷人父母过年的难处啊?

  这种穷,能怪父母没能耐吗?能埋怨祖宗没留下财产吗?不能,决不能!只能怪生不逢时,赶上那个社会,那种制度……

  抚今忆昔,看看现在的好日子,简直是天堂,比旧社会大地主生活还要好上多少倍,天天像过年!这样的好日子来之不易呀,要懂得珍惜好日子,更要全心全意地捍卫这种好日子啊!

注解:

  ①缲(qiāo),将布边儿往里头卷进去,再藏着针脚缝。

  ②撙(zǔn),节省。

  ③跑黄河,过去农村用秫秸把子做的“九曲黄河阵”,正月十四至十六跑三个晚上。

小链接
  王劲松,笔名劲松,木公,澹然斋主。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朝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十几年的海军生活,三十年的中专语文教师,高级讲师。著有《“安史之乱”探新》等五部书,在市、省、国家报刊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杂谈、散文、诗词、编纂朝阳市政府志、佛经哲理故事等,总计400多万字。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