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锅出溜?锅踧流?(吴歌)

摘要:泥石“流”,冲“出”火山口,遇冷凝结成火山岩;面糊“流”,贴“入”锅内壁,遇热凝结成大饼子。

锅出溜?锅踧流?

文/文化信使 吴歌(辽宁锦州)

  泥石“流”,冲“出”火山口,遇冷凝结成火山岩;面糊“流”,贴“入”锅内壁,遇热凝结成大饼子。

  根据面糊“流”的特点,这种大饼子,俗称为“锅出溜”。锅,没毛病;出,南辕北辙;溜,无辜背锅。

  贴到锅内壁上的面糊“流”,自然要“流”向“深入”,不可能“流”向“浅出”。

  语义近“流”,语音同“出”。能够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字,或应为“踧”。

  踧,行平易也。从足叔声。子六切。——《说文解字》。所谓“子六切”,或为误判。

  叔,《说文解字》注为“式竹切”。《康熙字典》注为“式竹切,音菽”;又“昌六切,与俶同”。

  张嘉玥《〈说文解字〉失误举例《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01期)指出,《说文解字》分析字音的失误,包括“错认形声字的声符”。

  踧,或应为“错认形声字的声符”之一例。踧之声符(声旁)“叔”,似乎应为“式竹切”或“昌六切”,而不应为“子六切”。

  子六切,音蹴。——《康熙字典》引据《广韵》《集韵》《正韵》等对“踧”字的注音,或应为对《说文解字》的附和之举。其原因,或应为入声和方言的影响。

  叔,以及从“叔”之“俶”与“琡”和“菽”与“淑”等,原本都属入声字,其平水韵皆为“入声一屋”。踧,亦如是。

  入声之踧〔chù〕,派入三声过程中,在东北话中变作〔chū〕,声调有同为平声的叔、菽和淑可鉴。

  锅踧流〔chū liu〕,即在“锅”内“踧”行之面糊“流”。“踧”行,即“平易”而行。“踧”行,非“出”行;面糊“流”,非面糊“溜”。

  “秦巴山区有一道美味儿的面食,叫水化面叶儿,但一般人们根据其别致的做法更习惯叫‘锅出溜’。其实‘锅出溜’的做法并不复杂,就是用猪油、花椒和葱姜蒜炝锅煸炒大白菜(核桃纹白菜)叶入味儿,加入半锅清水烧开后,将搅拌的稀薄的鸡蛋面浆顺着铁锅边沿均匀淋下,这时蛋液面浆在滚烫的热锅上慢慢往下溜,还没溜到下面半锅滚沸的白菜汤里就已经开始凝固,少许片刻再用锅铲将锅边凝固的面皮铲入锅中与大白菜一同煮熟。”——中国食品网(20161107)《舌尖上的故事——“锅出溜”与“锅上行”》

  中国食品网文章讲述“锅出溜”的制作过程,显然是从锅外“入”内,而不是从锅里“出”来。

  无论是否在秦巴山区,这种面食的材料,都是面糊“流”;这种面食的做法,都是“踧”行于锅内。“踧”行于锅内,非“出”行到锅外。

  踧流,出溜,音同义异,似无交集。

小链接
  吴歌,曾用名吴戈。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高级经济师。锦州市“最佳写书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锦州方言”代表性传承人。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辽宁省语言学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摄影协会会员。金融专业论文和业余摄影作品,曾在全国比赛中获奖。散文《丁香雨》入选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赛努呼和浩特系列文集·散文集》。出版专著《东北方言注疏》(白山出版社 2016年)。参加编著《人文锦州·民俗风情卷·锦州方言》(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9年)。

吴歌展馆

[编辑 熙楉]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