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寻访古城遗踪——遥听《营州歌》(陈玉民)

摘要:营州,是朝阳在大唐时期的一个非常响亮的名称。

玉民探古寻踪

寻访古城遗踪——遥听《营州歌》

文/陈玉民 编辑/安然

  营州,是朝阳在大唐时期的一个非常响亮的名称。它在大唐的影响和名气,不仅仅因为它是一个东北边塞的都督府所在地,也不仅仅因为它是安史之乱祸首安禄山和平乱功勋李光弼的家乡,还因为它是唐朝诗人高适写《营州歌》唱红大江南北的地方。就像吟诵一首《子夜吴歌》的唐诗,能让人想起“长安一片月”,听到“万户捣衣声”一样,人们每每唱起《营州歌》的曲调,就会很自然地感受到大唐东北的粗犷风情,领略边塞少数民族的豪放雄姿。

  如若随着时光倒回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朝营州,我们会看到,这里的原野,丛林遍地,水草丰盛,野兽很多,是一个天然的大牧场。善于骑射的契丹、突厥、靺鞨、室韦等胡人,以牧猎为生。曾经远游到营州的高适,对这里的自然风景和民俗风情十分欣赏。不知是因为独特的地域使然,还是因为边塞民族粗犷性格所致,他发现“营州少年厌原野”,这里的少年非常喜欢在原野中追逐,或穿梭于丛林沟壑,或奔驰于河畔阡陌。长期的磨练,使他们养成了强健的体魄,练就了精湛的本领,他们个个都是牧猎骑射的高手。来到营州城下,不时地会看到他们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骑着骏马,挎着箭镞,挥着剑戟打猎的形象。营州少年飒爽英姿驭马上、“狐裘蒙茸猎城下”的风采,给高适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知高适是否知道,作为同时代的胡人李光弼和安禄山,年少时在家乡营州也曾是这般潇洒,他们都曾在营州这片原野驰骋过,也都曾是衣着狐裘蒙茸的打扮。他们叱咤风云的本领,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练就的。只是因为二者人性品质的差异,才有安史之乱两种截然不同角色的扮演。倘若知道,李、安两位都是从营州原野上走出来的,他会别有一番感慨的。说不定会在诗中补上几句,为营州少年独有的风骚而赞美,为曾经的营州少年给大唐带来的幸运与灾难抒发幽情。

  大概是出于对营州少年粗犷性情喜爱、敬佩的原因,在营州期间,高适与这里的少年有了较多的接触。他亲眼目睹“虏酒千钟不醉人”的豪爽之性,他亲眼所见“胡儿十岁能骑马”的勇悍之状。大碗喝酒,千杯不醉,反映了营州少年生活的豪放不拘和为人率真、大气的性格。胡儿十岁骑马,在营州当时可能司空见惯,少年善于骑射的本领是从小培养锻炼出来的。可是对于大部分时间漫游燕赵、客居梁宋的高适来说,感觉很新奇。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不会相信十岁的孩童,马术居然是如此娴熟。在嘶鸣的马背上,没有丝毫畏惧,手勒缰绳,脚踏鞍蹬,一副威然不可侵犯的样子。看到这样威武的少年,自然会想到这个民族的强悍,想到这个国家未来的希望。高适作为一位爱国的边塞诗人,看到营州这幅景象,自然是欣喜万分。兴之所致,一曲带有营州浓厚民族风情的《营州歌》,就这样写成了。它同高适其它诗词一道传承至今,并成为大唐营州风情的最响亮的见证。

  《营州歌》一传就是一千二百多年,它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消失,也没有因为岁月的淹没而失传。《营州歌》把一个古老的营州保存得如此鲜活,把一个消失的民族风情封存得如此完美。我们透过幽深的历史帷幕,遥听《营州歌》粗犷的曲调,品味营州塞外淳厚的风情,我们既会为古老营州优美的自然景象而产生深情的眷恋,也会为边塞民族融洽的和谐环境而产生无限的向往。

小链接
  陈玉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陶瓷行业协会名誉会长,朝阳市作家协会顾问,朝阳市诗词协会顾问,朝阳市楹联家协会顾问,朝阳市古生物化石协会顾问。曾任朝阳市委副秘书长等职务。先后结集出版了散文集《文心览胜》《中华成语沉思录》《中华诗词畅想录》《古都风韵》四部文学专著。

陈玉民展馆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