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拜游东方佛都——亦真亦幻前西游(陈玉民)

摘要:西游前记》是以北燕大德高僧昙无竭带领25名僧徒去西域天竺取经的真实故事而写出的。昙无竭的西游,比《西游记》的主人公唐玄奘的西游时间早207年,他是为佛教东传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物。

玉民探秘览胜

拜游东方佛都——亦真亦幻前西游

文/陈玉民 编辑/安然

  最近,作家高洪勋先生的新作《西游前记》由昆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他继《一代枭雄安禄山》、《大燕慕容》(与人合作)之后又一部书写朝阳历史及人物的长篇力作。一个作家如果不是深爱这片土地,执着于对这片土地的心血倾注,痴情于对这座城市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不懈挖掘,是无法完成对一千多年历史及人物的回顾和演义的。

  《西游前记》是以北燕大德高僧昙无竭带领25名僧徒去西域天竺取经的真实故事而写出的。昙无竭的西游,比《西游记》的主人公唐玄奘的西游时间早207年,他是为佛教东传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物。由于他是北燕小国“自费”去西域取经的,因而他没有获得像唐玄奘那样唐朝大国“公派”取经者的隆重推崇,更因为他的故事没有更早地为一千多年后的吴承恩所熟知,以至于被写入《西游记》的不是他,使得他的西游传奇效应被后来的唐玄奘西游传奇故事淹没了。尽管南朝梁国慧皎把他写入了《高僧传》,但这位高僧却一直默默地被收藏在经典里,没有在民间更大的范围里得到传扬。直到上世纪末人们从浩繁的历史典藏中发现《高僧传》,读到一个出自幽州黄龙的释昙无竭也曾去天竺取过经时,经过考证才得知,这位释昙无竭竟是北燕时的朝阳人。他是修行在龙山(今朝阳凤凰山)龙翔佛寺的高僧,尝闻法显等躬践佛国,乃慨然有忘身之誓,遂招集沙门僧猛昙朗之徒25人,西游天竺取经。他历尽艰辛,克服千难万苦,最终带回《观世音受记经》,并将原梵文翻译成汉文,具名《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收入佛典总集《大藏经·华严部》。他依据西游取经的真实经历,写出《历国游记》刊行于世。

  也许是历史帷幕太过深厚的缘故,这样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竟然一直不为外界社会所熟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朝阳市委的一位领导来朝阳工作后,十分重视朝阳历史文化的研究、宣传,组织编写了一批有关朝阳历史文化的书籍。他觉得像昙无竭这样的人物,用短短的几句简介来宣传是不够的,必须象吴承恩书写《西游记》那样,依据取经的西游事实,用合理想象出来的一段段精彩故事,把这段神秘历史,这位传奇人物演义出来。这样昙无竭就会像唐玄奘那样活灵活现地走出历史帷幕,让世人真切地感受到这位来自北燕高僧的魅力和风采。领导提出命题后,我觉得朝阳文坛最有能力担此重任的当属作家高洪勋。这几年他一直致力于朝阳历史文化的书写,他能拨开历史浮云,秉笔直书,写出《一代枭雄安禄山》、《大燕慕容》(与人合作),可见功夫了得。高洪勋果然不同凡响,当我把领导的意图向他讲明后,很快拿出故事梗概,并得到领导的首肯。于是一部定名为《西游前记》的历史小说,在2009年初夏的夜晚开始动笔,一项堪比唐玄奘神话取经故事一样传奇、浩大的创作工程,在故事首发地古龙城拉开了帷幕。

  吴承恩作为一代最有影响的大师级人物,他以神来之笔,将《西游记》的精彩写到了极致,开创了中国神魔小说的先河。有这样一部名作在前,对高洪勋先生来说,写西游题材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高洪勋先生清醒地认识到,应该避开大师开创的神魔斗法的创作思路,采用现实主义的亦庄亦谐、亦真亦幻的方法,重点表现他们一路经受各种自然灾害及不同种族文化的碰撞所发生的故事。在创作取向上,除了要表现昙无竭等众僧西游取经所经受的艰难,所遭遇的困苦,同时,还突出表现了他们既是取经者,更是中华文化传播者这样一个创作主旨。从某种意义上说,昙无竭是一个连接、传播中印文化的使者。他汲取的是佛教文化的经典教义,传播的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灿烂文化。高洪勋先生按照这样的创作思路来写《西游前记》,既符合历史实际,也不落俗套,有助于我们对那段历史的回忆,会引发我们对一代高僧西游取经壮举的推想,更让我们联想到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

  我非常佩服高洪勋先生对历史的感知力和对故事的想象力。他凭着极有限的历史资料,隔着厚厚的历史烟云,却能轻松地走进一千六百多年前的西行取经队伍中去,与昙无竭随行如影,心若知音。佛情僧义感同身受,万里西行幻觉如真。从北燕龙翔佛寺的壮行出征,到途径各地遭遇的磨难,再到天竺经受的考验,仿佛他都历历在目。他与昙无竭一同怀有真心向佛的虔诚,一同体验西游路上的艰辛,一同感受获取佛经后的激动。火灾、兵祸、绝岩、野岭、盗贼、邪徒,坎坷重重,险象环生。公主、妖姬、美女、红烛、禅月、笑脸,诱惑种种,暗藏阴情。虽然他无法挽回每次险遇造成的损失,但他却能把险遇的经历记录得清清楚楚;虽然他无法预知各种诱惑背后藏有的杀机,但他却能把诱惑的过程讲述得明明白白。虽然他无法影身到昙无竭的虔诚情感世界中去,但他却能把一位高僧的喜形怒色描绘得真真切切。高洪勋先生好象似当年写《西行漫记》的斯诺,只是斯诺是在亲身深入到陕甘宁边区,有感于根据地火热生活,预感红星照中国的情感促动下,提笔书写自己的见闻。而高洪勋则是在心驰神往,穿越漫漫历史长空,出于对昙无竭西行壮举的感动,带着对先贤的敬佩,把一个比《西游记》早二百多年的前西游还原出来。这是循着一个高僧的西游踪迹写下的另外一种版本的西行漫记。

  我们说这是一次与后来西游不一样的西游。这里没有神来魔往的虚幻,这里没有神通广大的悟空保驾,这里更没有菩萨、如来的暗中相助。这里只有凡尘间的血肉之躯,这里只有自然界的风狂雨骤,这里只有佛与僧的执着追求。

  我们说这是一次比后来西游更早的前西游。如果说昙无竭是踏着21年前东晋法显的足迹去西游的话,那么也可以说,后来唐玄奘的西游也许还能看到207年前昙无竭等众僧的行踪。前者是开拓人,后来的则是继承者。没有前人的引领,就谈不到有后来者的追随。从某种程度上说,前西游要比后西游更具冒险性,昙无竭用他西游所经历的艰难险阻,为后西游者赴往天竺提供了经验和信心。可以设想,如果唐玄奘能有幸读到这部《西游前记》,那么他的西游会从容得很多,会顺利得很多。

  我们说这是一次与后来的西游同样精彩的西游。在当时的社会交通条件下,敢于徒步万里赴天竺取经,这本身就是一种精彩。虽然这次前西游没有后来的西游带回的经卷多,没有后来的西游所获佛学成就大,但这并不妨碍前西游所展现的魅力和精彩。这次前西游所表现的探索精神、所开辟的取经道路、所带来的较早佛教影响,是后西游所无法比拟的。

  如果哪一位还不能深刻地体会这次前西游行动的壮阔与伟大,还不能清楚地了解昙无竭高僧的胆识与气魄,还不能明确地判定三燕时期佛教的悠久与繁华,那么不妨先读一读这部《西游前记》。它会告诉你:一个敢为人先的高僧,在佛学道路上经历过怎样的不屈不挠,怎样的生死考验,怎样的无怨无悔;一个从中国关外徒步到西域天竺的高僧,他是万里长征取经行程最远的人,他是中印文化交流之桥搭建得最长、最久的人。一个在佛学东传中做过卓越贡献的高僧,他带给东方佛教的,不仅是经卷、教旨、礼规等学识的传承,而且还有开拓、探索、牺牲精神的弘扬。

小链接
  陈玉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陶瓷行业协会名誉会长,朝阳市作家协会顾问,朝阳市诗词协会顾问,朝阳市楹联家协会顾问,朝阳市古生物化石协会顾问。曾任朝阳市委副秘书长等职务。先后结集出版了散文集《文心览胜》、《中华成语沉思录》、《中华诗词畅想录》、《古都风韵》四部文学专著。

陈玉民展馆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