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何以“爬”灰(吴歌)

摘要:声旁为“巴”的农具,大概有四类:杷(pá)、筢(pá)、钯(pá)和耙(bà)。

《红楼梦》与东北话系列

何以“爬”灰

文图/吴歌  编辑/半夏

  声旁为“巴”的农具,大概有四类:杷(pá)、筢(pá)、钯(pá)和耙(bà)。

  其一 耙,“犂属。《农政全书》耙制,有方耙,有八字耙。如犂,亦用牛驾,但横阔多齿,犂后用之。盖犂以起土,惟深为功。耙以破块,惟细为功。”——《康熙字典》。如:

  “预留的春地经秋耕、冬灌后,早春应耙轧保墒……”——土地资源网(20180121)《种植春玉米的方法》

  其二 筢,“五齿筢泥,用以取草。”——《康熙字典》。俗话说,外有搂钱的筢子,家有装钱的匣子。

  其三 钯,“五齿,平土除秽用之。”——《康熙字典》。猪八戒所用之钉钯,亦即此钯。

  其四 杷,“收麦器。一曰平田器。”——《康熙字典》。如:

  “闲了一年的五齿木杈、木锹、刮杷、筛子、大笤帚、木扇车都派上了用场。”——凤凰网(20150430)《记忆中的春种秋收》

  刮杷(pá/pa),酱杷(pá),斨杷(pa),掏灰杷(pá),皆属“杷”字系的器物。它们的共同点,是无齿。

  东北话中的刮杷(pa),有的地方叫刮子,用于杀猪去毛。酱杷,用于翻搅缸里大酱。戕杷,用于打场攒堆。当今扫雪攒堆所用工具,类似戕杷。掏灰杷,也叫掏杷,顾名思义,用于灶膛清灰。诸如:

  “……连我们伙房里的‘掏灰杷’都是贫下中农‘拼凑’的。”——海风《回忆下乡的那些日子——江培科》(新浪博客 20121228)

  “有一种杷子 叫做掏灰杷子”——王晓兵《乐陵家乡话 有奖填空》(非常诗词 20170227)

  “掏杷。扒灶堂灰用的,当年我爷爷制作,一直延用至今。”——婵忆《婵忆家“民国时期”、“生产队”时期的“文物”赏析》(中国散文网 20161129)

  掏灰,也叫“杷灰”,义即“以杷杷灰”,语法如“以架架物”。

  父之“杷”到子之“灶”掏灰——公爹奸淫儿媳,人所不齿,称其为“杷灰”。诸如:

  “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红楼梦》第七回。顺便说下。“家”,应为“介”之讹。

  “黄金荣与儿媳有不正当关系?旧上海大佬就知扒灰”。——百姓健康网(20170222)文章标题

  因为奸淫儿媳,公爹也就成了“无齿(耻)”的“掏灰杷”或“掏杷”。诸如:

  “……公爹跟儿媳有不正当关系,人们会把公爹称为‘掏灰耙’”。——新浪(20081024)《公公拘禁儿媳20小时强行与其发生关系》

  “公公与儿媳妇乱伦叫‘掏耙’的来历”。——个人图书馆网(20111224)文章标题

  以上各例之“爬”、“扒”和“耙”,或均应作“杷”无齿(耻)之“杷”。

  周汝昌主编《红楼梦辞典》援引“爬灰污膝(媳)”和“扒灰偷锡(媳)”之说,似有“两头堵”之嫌。忽略“杷灰”之器,未及“杷灰”之果,应属生搬硬套。

  “杷灰”之器,原本“无齿(耻)”;“杷灰”之果——乱伦所生的孩子,自然属于“掏杷”造的(zòu/zhòu di)。

  注释:方言相关内容,依据拙作《东北方言注疏》(白山出版社 2016年)

小链接
  吴歌,曾用名吴戈,祖籍山东,原籍辽宁省锦州市,现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现居住于锦州。高级经济师,本科学历,经济学学士学位。服务于内蒙古自治区国有金融机构,工作期间进修过美术。系中国工业摄影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艺术摄影学会会员,辽西区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锦州市凌河区作家协会前主席。金融专业论文和业余摄影作品,曾在全国比赛中获奖。获评锦州市2017年“最佳写书人”。所著《东北方言注疏》,被专家学者称为东北方言考据工具书的开先河之作。

吴歌展馆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