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红楼梦》与东北话系列——伟大的“灵河”(吴歌)

摘要:“……辽西地区的中生代热河生物群化石,被国际学术界誉为‘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其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很多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在国际学术界一次次引起了轰动。”——国土资源部(2013年5月12日)《辽宁古生物化石保护纪实》

《红楼梦》与东北话系列

伟大的“灵河”

文/吴歌 编辑/寻冬

孙良 摄

  “……辽西地区的中生代热河生物群化石,被国际学术界誉为‘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其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很多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在国际学术界一次次引起了轰动。”——国土资源部(2013年5月12日)《辽宁古生物化石保护纪实》

  “中国各主要区域的文明化进程中,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区域。”——光明日报(2012年12月28日)《辽西或是我国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区域》

  龙鸟等古生物化石、查海、砂锅屯、兴隆洼和牛河梁等重要考古发现,集中在古幽州的医巫闾山麓和大凌河流域。

  按照人类文明起源于大河流域的常规认知,方家似乎难以接受不足八百里长的大凌河,纷纷将辽宁西部的考古发现“划归”到西辽河(老哈河)流域。如果不是阴差阳错,“仰韶文化”的冠名,应该属于更早前发现的“砂锅屯”,其文化类型应该叫“砂锅屯文化”而不是所谓的“仰韶文化”。

  实际上,历史上的辽东和辽西,似乎从来都没有依辽河划界。其中,战国时燕置辽西郡与辽东郡的界线,恰恰是大凌河中下游,与辽河没有“一滴水”的关系。

  大凌河与辽河,各自拥有独立的水系和流域,应属姊妹河。努鲁尔虎山和医巫闾山,是两河从发源地到中下游的两道分水岭。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开篇第一回出现的“灵河”,本系“大凌河”之旧称。“西方灵河”,若非“辽西大凌河”,还能到哪儿去找呢?

  “作为辽西地区最大的河流,大凌河在汉代被称为‘渝水’,又称‘白狼水’。唐朝时称‘白狼河’,辽代称‘灵河’,金代改‘灵’字为‘凌’,称‘凌河’。元代时,又曾称其为‘凌江’,明代始称‘大凌河’。”——北国网(2016年7月28日)《大凌河探源》

  曹翁笔下的“灵河”,并非虚构。“灵河”与“凌河”的关系,超越“文学”与“原型”,是历史的真实。

  那么,“灵河岸边”的“绛珠草”呢?

  愚以为,“绛珠”,应为“降朱”之“演绎”。其原型,应为生长于“凌河”入海口的“盐隰菜”。

  “盐隰菜”,学名“碱蓬草”。因秋日变红,又叫“赤碱蓬”。

  生生不息的“盐隰菜”,越到深秋颜色越红。因为其它植物无法生长,“盐隰菜”能把海滩“染”成纯粹的红色。所谓的“红海滩”,其实是秋日海滩上密密匝匝的“盐隰菜”。

  凌河不深,但有“灵”;医巫闾山不高,但有“名”。

  恐龙,在辽西生翅;文明,在辽西发端。所谓辽西古文明,实属古幽州文明。

  贯穿《红楼梦》主线之“玉”,也贴合着古幽州文明的“活化石”——医巫闾之珣玗琪。

  说《红楼梦》伟大,是文学意义上的伟大。其历史地理背景的伟大,则是文明意义上的伟大。

  注释:方言相关内容,依据拙作《东北方言注疏》(白山出版社 2016年)

小链接
  吴歌,男,曾用名吴戈,祖籍山东,原籍辽宁省锦州市,现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现居住于锦州。高级经济师,本科学历,经济学学士学位。服务于内蒙古自治区国有金融机构,工作期间进修过美术。系中国工业摄影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艺术摄影学会会员,辽西区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锦州市凌河区作家协会前主席,
  金融专业论文和业余摄影作品,曾在全国比赛中获奖。获评锦州市2017年“最佳写书人”。所著《东北方言注疏》,被专家学者称为东北方言考据工具书的开先河之作。

吴歌展馆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