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英格兰流年之七月(高海涛)

摘要:这贵胄的土地,这君王的华冠,这战神的宝座,这集权的岛丸,这福地,这圣域,这英格兰!

英格兰流年之七月

文/高海涛  编辑/安然

七月(July)

  塞西尔先生,有一天他神采飞扬地说,英格兰能出产堪与任何国家相媲美的桃子。我问他,那么桃子有什么绝美的特性呢?他回答说,桃子有让人感到凉爽和清新的品质,就像西瓜那样。想想吧,世界上的水果多么丰富,风味多么不同,但从未远行的英国人对水果的理解却如同对阳光的理解那样单纯。他认为尝到了一种水果也就品到了另一种水果,二者都同样水分充足。

——Nathaniel Hawthorne(1854)

  霍桑的这段话,让我的感受比较复杂。首先我很欣赏那位塞西尔先生,不是为了他的民族自豪感,而是为了他那个朴素而绝妙的比喻:桃子像西瓜一样甜美。记得小时候,父亲也用过类似的比喻,比如他说自家种的高粱米,其实和大米一样好吃。还有一次过春节,五叔到我家来拜年,看见母亲剪的窗花,赞叹说这花儿美的,简直像公社康书记写的春联。我没见过康书记写的春联是什么样子,但经五叔一说,就觉得骄傲得不行。然而这些比喻在霍桑看来,可能都不仅土气,而且单纯,显得没有见识。这不禁又让我觉得羞愧。

  可桃子和西瓜真的不能相互比喻吗?后来想想,我还是为塞西尔先生深感不平。他也许是个农民,也许是个庄园主,也许是仅仅拥有几亩菜园的人。在那个小菜园里,他辛勤耕作,一边是“天上碧桃和露种”,一边是“又乘微雨去锄瓜”,所以当他向外人说起那些果实,怎么会不激情洋溢,神采飞扬呢?“农民的生活由大地的慷慨所喂养,苍天的微风所滋补”(D.W.杰罗尔德),确实是这样,而正因是这样,在他们心目中,水果本身就可以比喻水果,粮食本身就可以比喻粮食,正如大地本身就可以比喻大地。

  霍桑是个美国人,他从新大陆来到英国。历史上,美国人早期面对英国人是自卑的,觉得还是老家的文化土层深厚,有传统,有教养,但到了十九世纪中叶之后,美国人的文化自信就上来了,开始有点瞧不起英国人。霍桑的这段话就是一种端倪,而在霍桑之后,美国人在欧洲的优越感则成了另一位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小说意味深长的主题。

  其实,霍桑的优越只在于见多识广,但塞西尔的精神是有传统的,并非见多识广所能替代,它的根源在于乡村的朴素,英格兰的朴素。这种朴素我们甚至能在莎士比亚戏剧中找到依据。如《理查德二世》,就有一段神采飞扬的台词:“这贵胄的土地,这君王的华冠,这战神的宝座,这集权的岛丸,这福地,这圣域,这英格兰!”莎翁的比喻虽雍容华贵,但我觉得和桃子像西瓜一样甜美并无二致,和父亲与五叔的修辞学也相去不远。然欤否欤,质诸读者。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原载于《山东文学》2013年第10期。)

(未完待续)

【好名声网】英格兰流年之六月(高海涛)

【好名声网】英格兰流年之五月(高海涛)

【好名声网】英格兰流年之四月(高海涛)

【好名声网】英格兰流年之三月(高海涛)

【好名声网】英格兰流年之二月(高海涛)

【好名声网】英格兰流年之一月(高海涛)

【好名声网】英格兰流年之开篇(高海涛)

小链接
  高海涛,著名文化学者、散文家、翻译家。中国作协会员、美国文学研究会会员、辽宁省作协副主席。发表出版有《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批评家》《后现代批评的美国学派》《耶鲁大学的学子们》《文学在这里沉思》《精神家园的历史》《美国女诗人选译》《英译本中的俄罗斯白银时代》《北方船》《剑桥诗稿》《英格兰流年》等著译和作品集。东北大学、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辽宁省青年作家导师。

高海涛展馆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