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我家的绿色瀑布(王劲松)

摘要:几年前朋友送给我一棵百香果苗,栽在家中花盆里,放在阳台上。

我家的绿色瀑布

文图/王劲松(辽宁朝阳)

  家,是社会的细胞,是大自然的一角,是生存的依赖,是避风的港湾,居家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一家人的健康与生命,不可等闲视之。人到老年,宅居的时间日益增多,活动空间越来越小,这是必然规律,但老人自己要设法将家里生活环境营造得好一点,这样才舒适、干净、开心。

  几年前朋友送给我一棵百香果苗,栽在家中花盆里,放在阳台上。一直不开花,不见果,我依旧浇水施肥,权当室内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的净气机。有它在,加上几盆花,按时浇水,屋里保持湿润,不干燥。

  养成4至5米长的秧子,横挂在阳台门楣上方,由东向西发展,枝叶非常繁茂,秧子长得太长了,再由西向东折回来,再折过去……上面钉钉,拴绳吊挂,加上主干横生枝节,像几何一样成倍繁育,形成一帘绿色瀑布。光有绿色显得单调,在秧子上绑上一朵粉色假花,煞是好看,每天不知欣赏多少次,看不够,是营生,当消遣,开心,找乐……

  去年中秋节的前一天,突然发现开了两朵鲜花,高兴极啦!有花就会有果,见到成果了,有耕种就有收获,心里那种满足感无以名状!当天又施肥,又浇水,还拍照……

  百密一疏:光顾高兴了,天天看花,忘了给花授粉。在室外有蜜蜂、蝴蝶采蜜授粉,风吹传粉,在室内,风小,不行……过几天后,最先开的两朵已经闭合的花落啦。后来再开花的时候,及时用毛笔蘸花蕊,授粉。不知是何原因,又开了两朵花,也授粉了,过几天还是“蔫”掉啦。

  冬初,买了一个南瓜,炖着吃了,南瓜籽晒干,兴趣使然,随手把两颗南瓜籽摁到花盆里。一周后,长出两棵瓜苗,看着天天长大,拔节,拉蔓,结出小瓜,瓜顶上开出鲜嫩的金黄色的花朵,煞是可爱,黄莹莹的小瓜有5公分大,我格外高兴。尤其是窗外白雪茫茫,屋内却是绿叶黄花晶莹剔透。但是,雄花尚未绽开,无法授粉,只等几个雄花开时再授粉,应该说授粉是成功的,小南瓜天天见长,水灵鲜活,我还叮嘱家人谁也不许用手触摸,怕摸化了,就和稀罕自己的孩子一样,看不够。寒冬腊月,室外冰天雪地,万物萧疏,难见绿树红花,而我家却依旧绿瀑盎然,小南瓜快速生长,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格外美丽。欣慰至极,简直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理享受!

  期望很高,失望很快,不到10天,不知道什么原因,小南瓜开始“瘪”了。20天左右,变成畸形了,虽然也上肥、浇水、搭架……

  仔细反思,是否与生长环境有关?农家院里的南瓜,几乎不用特殊管理,结的南瓜大而型正,好吃,既面又甜。农家院土质肥沃,水分适中,光照充足,根系发达,吸收营养面积宽广,而花盆里则相反,生长条件受到限制。

  联想到小孩子,如果他喜欢吃啥就总给他吃一样食物,会是什么结果?偏食,营养不均衡,不是过胖就是精瘦,先天不足。植物和人类一样,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所以才有孟母三迁、孔子拜师、苏秦悬梁刺股勤奋学习的典范。一个人正常成长、成才、成器,与他个人内在因素、客观条件、环境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是不可忽视的,需要提供多层面的知识营养啊。

小链接
  王劲松,笔名劲松,木公,澹然斋主。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朝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海军服役,后从事中专语文教学三十年,高级讲师。著有《“安史之乱”探新》等五部书,在市、省、国家报刊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杂谈、散文、诗词、编纂朝阳市政府志、佛经哲理故事等,总计400多万字。

[编辑 直观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