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对联趣谈(上)(王劲松)

摘要:对联,也叫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起源于五代十国。

对联趣谈(上)

文/王劲松(辽宁朝阳)

  说起对联,大家都熟悉,对联在我们生活中常见,每逢春节贴的春联就是对联。对联,也叫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起源于五代十国。对联还包括寿联、婚联、挽联以及文人雅士日常活动中有趣的对对子等,请看下面的故事。

  和尚占苏轼便宜。一次,苏轼与佛印禅师泛舟于河中,两人一边欣赏美景,一边侃侃而论。苏轼看到岸边有一条狗在啃肉骨头,想要逗一下佛印,于是手指那条狗。佛印好奇,望了过去,原来是苏轼给自己出了一个哑联:狗啃河上骨(河上与和尚同音)。佛印灵机一动,想用下联回击,随即便把题有苏东坡诗词的扇子丢入河中,暗指:水流东坡诗(诗与尸同音)。苏轼看到佛印的举动,秒懂了佛印的意思,两人哈哈大笑。苏轼经常与佛印这样互怼,不但没伤感情,反倒是趣味无穷。

  王安石的对联。有一次,苏东坡去见王安石,他走进王安石书房,看见桌上摆着两句墨迹未干的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写罢就离开了。王安石回来一看,知道是苏轼改的,就将他调到合浦任职。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围在一堆花丛前大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苏东坡出于好奇,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黄色、黑色像芝麻粒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又问小孩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听到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别人,这是什么鸟叫?别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对联。

  苏东坡改对子。还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正赶上王安石午睡,他被管家领到书房用茶。苏东坡见书桌上有一副对联: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认为,一年四季的风各自有名:春天为和风,夏天为熏风,秋天为金风,冬天为朔风。这副对联一句说的西风,西方属金,金风行秋令也。那金风一起,梧叶飘黄,群芳零落。第二句说的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即使老叶枯干,并不落瓣。说“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错了?苏东坡为人坦诚,有话直言,挥笔批评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苏东坡写完离去。不多时,王安石走进书房,认出苏东坡的笔迹,口中不语,心下踌躇:“苏东坡这个人,虽然屡遭挫折,率真之性不改。屈原的《离骚》上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小苏不承认自己学疏才浅,反倒来讥笑老夫,真得教训他一番,明日早朝,奏过天子,将他削职为民。”又想:“且慢,他原来并不晓得黄州菊花落瓣,也怪他不得!”随即看看湖广缺官登记册,发现黄州府缺少一个团练副使。次日早朝,王丞相密奏天子,苏东坡才力不及,将他贬到黄州。天子准奏,百官听命,唯有苏东坡心中不悦,认为是王安石公报私仇。无奈何,也只得谢恩从命。

  光阴荏苒,就职一年。重九过后,天气晴朗,苏东坡突然想起,定惠院长曾送我菊花数种,栽于后园。今日何不去赏玩一番?恰好陈季常来访,东坡大喜,便拉他同往后花园赏菊。走到菊花架下,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惊得苏东坡目瞪口呆,半晌无语。苏东坡对陈季常说:“当初小弟被贬,只以为是王丞相公报私仇。谁知他倒不错,我倒错了,今日才懂恩师的良苦用心啊。今后我一定谦虚谨慎,深悟‘学无止境’内涵,更加敬重恩师。”

  纪晓岚与竹子。纪晓岚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家对面是个高官,庭院有竹林,于是他在大门贴对子: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对门高官一见来气,不想让这穷小子借景抒情,于是命仆人把竹子拦腰砍断。纪晓岚又贴出一对: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对门官吏更生气,命人把竹子全部砍光,看你还有什么写的。纪晓岚写道: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气坏了对门官员。

  纪晓岚与鹦哥。纪晓岚曾在地方任职,由于政绩突出被乾隆调往京城。在赴京途中,偶遇昔日同窗一个县令。两人曾经是无话不谈的好友,再次相见,感慨万千。两人把酒言欢,相谈到半夜。第二天一早,虽然有点不舍,纪晓岚还是早早收拾好行李。同窗觉得以后相聚的机会不多,自己刚好有一个上联,看看纪晓岚能不能对上来,他说:鼠无大小皆称老。这个上联很有意思,老鼠确实没有叫大鼠和小鼠的,都叫老鼠。纪晓岚不愧为大才子,立马对出下联:鹦有雌雄皆叫哥。这个下联对得十分工整,同窗感叹纪兄才华依旧。

【好名声网】对联趣谈(下)(王劲松)

小链接
  王劲松,笔名劲松,木公,澹然斋主。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朝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海军服役,后从事中专语文教学三十年,高级讲师。著有《“安史之乱”探新》等五部书,在市、省、国家报刊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杂谈、散文、诗词、编纂朝阳市政府志、佛经哲理故事等,总计400多万字。

[编辑 直观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