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王氏家族的两位“功臣”(王铁兰)

摘要:王氏家族有两位公认的“功臣”,她们虽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她们所做的点点滴滴足以让人佩服,足以让人感动。

王氏家族的两位“功臣”

文/王铁兰(辽宁朝阳)

  我们王氏家族户门大,人口众多,占全村人的三分之二。由于先辈们秉承祖上的家规家训,身体力行地影响着下一代。所以晚辈们从不敢越雷池一步。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做事。王氏家族的人忠厚本分是三里五屯出名的。

  王氏家族有两位公认的“功臣”,她们虽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她们所做的点点滴滴足以让人佩服,足以让人感动。

  第一位是我的二嫂,名叫张兰英,她和二哥邂逅在一所农村小学。二哥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农村当小学教师。二嫂毕业于北平师范学校,阴差阳错也和二哥分配到同一学校。二人一见如故,由于爱好、情趣相投,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一年后就结婚了。二人感情笃深,虽没有什么海誓山盟,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贫贱之交不能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他们在工作中共同努力,生活中互相帮助。哥嫂后来调到城里工作。二哥工作成绩优异,为人厚道,受到大家的好评。尤其是他们的孝心,更是堪称楷模。不幸的是二哥英年早逝。

  二嫂带着三个孩子,日子过得很拮据。可二嫂性格刚强,没有被悲痛与困难打倒,含辛茹苦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最让我欣慰的是,她教育孩子很成功。三个孩子各个争气。平时跟女儿住在一块,女儿处处依着母亲。二嫂由于过分辛劳,积劳成疾。每每住院大把大把掏钱,女儿从不心疼。两个儿子和媳妇也不例外,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这个寡居多年的妈妈。争相送饭,争相做家务。女儿上班忙,儿媳妇每天都抽时间照顾婆婆,帮助洗澡,谈心,变着法地让老人高兴。因为他们更懂得:“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仅剩归途。”所以,越发地孝敬母亲。

  二嫂今年已88岁高龄,由于儿女孝心,把老人照顾得十分周到。所以二嫂心态也好,耳不聋眼不花。还经常自弹自唱一曲,生活情趣高。待人热情,为人善良,是有名的大好人。

  第二位是我的叔伯嫂子,名叫张逸兰,今年87岁高龄。嫂子年龄比叔伯哥哥大五岁。哥哥文武双全,尤其擅长音乐,吹打弹拉样样精通。不幸的是天有不测风云,哥哥不到四十岁就撒手人寰了。抛下嫂子,带着五个孩子。族里人都担心他们的日子没法过了,可嫂子硬是扛过来了。曾记得我们一起在生产队干活,特别是薅地,一个人两根垄,嫂子一边薅地,一边带个筐拣柴火。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总是快点薅,到头回来接嫂子。最让我佩服的是,嫂子非常争气,不仅日子过得挺好,在教育子女方面,很有一套。孩子们各个孝心,争着抢着接母亲到自家生活。特别是长子与儿媳,总是尽心尽力地孝顺母亲,尽量少让母亲去其他弟弟妹妹家。弟弟妹妹们实在想老母亲了,大儿子总是开车送去。

  嫂子既善良又勤快,对人也非常好,身体也很好。有时,还自己走着到我家打麻将。我心想,我该有多幸福呀,七十有八的我还有一个八十有七的嫂子陪我玩,我好开心呀!嫂子尽管没多少文化,但她通情达理,培养出五个好孩子,真的不简单,堪称功臣。

  看到两位嫂子的幸福晚年生活,真让人佩服,真让人羡慕。可谁又能想到幸福的背后,她们付出多少心酸与艰辛呢?

  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儿女们有孝心,是嫂子们教育得好。两位嫂嫂高尚、善良、勤劳,她们在悲痛中学会了坚强,在挫折中学会了面对。两位“功臣”嫂子,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小链接
  王铁兰,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退休于辽宁省朝阳市第三高级中学。退休后又应聘于富民高中,工作了12年。如今赋闲在家,经常写一些文章在报纸上发表,每年百余篇文章见报。积极参加省市征文比赛,多次获奖。自愿参加社会活动,被评为朝阳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用智慧和爱心经营的小家,被评为朝阳市模范家庭。

[编辑 直观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