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守岁(时春华)

摘要:过年中的盼望是很多的,穿新衣,吃丰盛的年夜饭,再就是看那种“火树银花不夜天”的鞭炮齐鸣的盛景。

守岁

文/时春华(辽宁北票)

  过年中的盼望是很多的,穿新衣,吃丰盛的年夜饭,再就是看那种“火树银花不夜天”的鞭炮齐鸣的盛景。因为年夜饭总是要等到放完鞭炮才吃,所以我们小孩子必须要耐心地等,等着吃年夜饭,等着父母给压岁钱,等着一家人一起快乐地守岁。

  实际上,守岁从吃年夜饭就开始了。有句话这样说到:“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家家户户吃年夜饭一般都是晚上十二点,一家人互相问好,欢欢乐乐、团团圆圆吃饺子。小孩子除了吃饺子,主要等大人给压岁钱,即使不多,五角、一块的,就足以让孩子们欢天喜地。

  吃完年夜饭,父母从不让我们马上睡觉,也从不让我们再跑出去玩,而是一家人在一起守岁。过年了,家里买来的好吃的也不再是分着吃了,茶盘里放着糖、苹果、柿子饼、花生、瓜子、枣、冻梨等,想吃啥随便,说是随便,其实有几样,大人总会经管着孩子们尝点,比如枣,说是吃了早长大、早立世;比如柿子饼,说是吃了事事顺心;比如苹果,说是吃了平平安安;比如糖块,说是吃了日子过得好、甜甜美美。刚刚吃完年夜饭,这些东西是吃不多少的,往往是一家人象征性地每人来一口,分享一个苹果或是一个柿饼。

  父母给我们的压岁钱总是用红包包着,让我们揣在贴身的衣兜里。除此之外,还要每人再给我们一角钱,不多不少整整十个小分子儿。我们用这些零钱和父母一起玩扑克,摸大点、五对糊、抓娘娘、金钩钓鱼……整个晚上把我们会玩的样式玩个遍,父母赢了,我们就欠着,我们赢了,就管父母要,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父母输个精光。他们的那一角钱,被我们小孩子连蒙带骗外加抢都收入了自己囊中。古老的挂钟沉闷地响了五下,父母才打着呵欠,扔给我们被褥,让我们甜美地睡上一觉。

  小时候为了几角钱,一直跟父母这样守岁,大了,就不以为然了,一是钱已经充裕,我们已经不太看重那点压岁钱了,二是好吃的不吸引人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年的那些美味已经激不起人们太大的食欲,再就是渐渐地这新年联欢会也不叫人期待了。可父亲仍然给我们压岁钱,仍然让我们陪着守岁。只是守岁除了玩会扑克,更多的却是我们之间的交流。父亲告诉我,年三十儿守岁,也称作“熬年”。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儿晚上,年兽就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但它非常害怕火光和声响,于是,人们就燃起火堆,点燃爆竹,把“年”赶跑。怕它再来侵扰,人们就通宵达旦不睡觉,坐等天亮,逐渐形成了除夕夜守岁的风俗。大年夜,不光百神下界,邪魔外祟也会现身,但它们怕光,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那压岁钱,就是破解邪魔外祟给孩子带来邪瘟病疫的。原来。这么多年父亲哄着我们守岁,竟完完全全是为了我们,为了我们的平安和健康。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酶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这是李唐皇家宫廷守岁迎新的盛况,看来这守岁的习俗真的是由来已久;“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事,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这是苏轼对民间守岁的真实描述,留恋着逝去的岁月,发出珍惜年华的感概,同时也憧憬着新一年的美好。

  古人的守岁是诗意的,今人的守岁是现实的。成家之后,我已经陪着父母一起过了九个大年,年年和他们一起守岁,我们边吃边谈,总觉时间太短,不知不觉就是一个通宵。谁说的?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我总在守岁时许下愿望,愿父母平安吉祥,就像我小时候他们内心里对我的那份盼望一样。

小链接
  时春华,1992年毕业于辽宁省朝阳市第一师范学校。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爱好文学,热爱生活,热衷于传播社会正能量,2012年起,开始在报刊、网络发表文章,并陆续加入北票市作家协会、朝阳市作家协会、辽宁省辽海散文协会等文学组织。所撰写的散文、故事以农村题材为主,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行文贯穿知足与感恩,语言朴实接地气。几年来,在《辽海散文》等刊物上和《今日朝阳网》等网络媒体发表文章600多篇。是北票市报特聘记者,有专版《朝花夕拾》。

时春华展馆

[编辑 安然]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