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画家董江涛含泪泼墨谢“亲人”

摘要:4月22日上午,“爱的回响——董江涛水墨小品馈赠答谢会”在辽宁省朝阳市金华园餐饮集团喜乐汇酒店举行。

朝阳画家董江涛含泪泼墨谢“亲人”

——“爱的回响——董江涛水墨小品馈赠答谢会”侧记

编辑/褚驹 赵威 赵立军

  4月22日上午,“爱的回响——董江涛水墨小品馈赠答谢会”在辽宁省朝阳市金华园餐饮集团喜乐汇酒店举行。

朝阳市文联主席王文书讲话

  让小编感到意外的是,这个共有百余人参加、看似有些平常的答谢会,竟引出一个催人泪下、令人感动的温情故事。

董江涛

  董江涛,男,高级工艺美术师,1947年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辽宁省新闻出版学校,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辽宁省分会会员,朝阳市美协理事、金华园画院职业画家。他自幼酷爱并研习国画,在写意花鸟,特别是古代道释画和仕女图创作方面有独到建树。受命运驱使,青年时代的董江涛来到朝阳,在667印刷厂从事美术创作。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大展上屡屡摘金夺银,在业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据金华园画院院长王万仓介绍,在企业工作期间,董江涛与胥玉兰相知相爱,组建了幸福家庭。然而,1972年,就在他们的儿子刚刚出生的第7天,胥玉兰突发肾病并伴有心衰、肺水肿住院治疗,经及时抢救和精心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1985年,董江涛因表现出色被组织提干。可刚过两个月,妻子因并发症卧床不起。为了照顾妻子,董江涛毅然放弃了到干部岗位履职的机会,全身心地照顾妻子。1995年,妻子因严重脑出血再次住院,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但在董江涛的悉心照顾下,妻子以顽强的生命力再度战胜病魔。2011年,诸病缠身的妻子再度患上脑血栓,年过花甲的董江涛衣不解带地全程护理,把妻子从死神手里再一次拉了回来,以爱的力量创造了令医护人员惊叹不已的奇迹。然而,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无情的病魔连续发起疯狂的进攻,让他的妻子11次住进医院,给这个原本风雨飘摇的小家带来了难以言状的痛苦与重压。2017年2月22日,胥玉兰带着对董江涛深深的眷恋撒手人寰,在当地书画界留下了一段令人唏嘘并心生敬仰的爱情佳话。

  随时间推移,董江涛46年无怨无悔、用爱呵护妻子的感人故事在坊间广为传颂,成为很多人学习的榜样,也引来众多关心、关爱的目光。2016年,得知董江涛陷入十分繁重的经济压力后,为了救急,金华园画院发出了捐款倡议书,立即得到众多书画界同仁和社会各界朋友的积极响应,累计捐款1.6万元。值得夸赞的是,除了本地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外,辽宁大连、山东威海等地的朋友也汇来了善款,很多感人的细节和画面,至今还让组织者感动不已。

  才华横溢、重情重义的董江涛,还是一个知恩、感恩的人,他把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视为亲人,立志作画予以回报。妻子去世后,他借助报恩燃起的创作之火,一口气创作了200多幅水墨小品,从中挑出100多幅,决定回馈给帮助过自己的“亲人”,于是就有了今天这场温暖人心的活动。

  活动现场,董江涛含泪发表感言;王万仓在即兴讲话中数度哽咽;双塔区文学艺术家协会主席许永志感慨放言,令人动容;中国世纪大采风形象大使姜姿羽等人相继登台献艺,对董江涛老师的德行善举表达了无声的支持。当一幅幅倾注着感恩之心的画作开始发放的时候,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受现场感人、暖人的氛围影响,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潘继洲为董江涛现场撰联:

  卌载耕耘,江阔挥毫抒翰墨;

  几番砥砺,涛飞落纸起云烟。

  独立书画艺评人秦首先认为,董江涛是一位追道求味的人文画家。在“艺”与“趣”的侧重点上,他更追求“审美情趣”,讲究骨法用笔。他秉承传统,以线造型,以形传神,虚实结合,不惟形似但求神韵。他的画作详略得当,浓淡相宜。他淡化景物的铺陈,更注重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揭示。他的小写意人物笔法细腻舒美,节奏明快,造型传神,充满禅意哲理;大写意人物线条放浪肆意,粗犷老辣,依势行笔,一气呵成,摄心通神。他上追清初“四王”审美,远临黄胄笔意,近研刘大为画风,通过长期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构思巧妙,老辣苍劲,洗练纵逸,笔简意赅的风格。

  答谢会上,朝阳市文联主席王文书发表了热情洋溢、言简意赅的讲话。他首先对董江涛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表示热烈祝贺,对金华园画院组织的爱心活动表示高度赞赏。同时,他简要介绍了当下朝阳市文学艺术界人士在美术创作、文学创作(农民作家群)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他衷心希望画家朋友更多地深入生活,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还要多多搭建艺术交流的平台,以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方式,把朝阳的美术创作再提高一个档次。

  (本文原载于2018年04月22日今日朝阳网<公益活动>栏目,原标题:《朝阳画家董江涛含泪泼墨谢“亲人”》)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