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 坚守一件事(赵海多)

摘要:我的父亲名赵永贵,是国网朝阳供电公司运输班的老班长。今年,他刚刚退休

40年 坚守一件事

文图/赵海多 编辑/明月

  我的父亲名赵永贵,是国网朝阳供电公司运输班的老班长。今年,他刚刚退休,在他热爱的岗位上坚守了42个平凡而又光荣的春秋。而他这半辈子,似乎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开车。

  父亲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1976年在空军某部入伍服役,1988年复员后转业到朝阳电业局(今国网朝阳供电公司)。父亲刚工作时,全朝阳电业局只有十几辆小汽车,而他最先接触的是公司仅有的东风货车和辽老大货车。

  打我记事儿起,父亲就在通讯所工作。朝阳位于辽宁西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变电站散落在朝阳地区的各个角落。通讯工作要确保每个变电站有可靠的通讯相连,以便传输信号,所以他就开着车和同事们一起,穿梭于朝阳的各个角落。那些年,父亲亲眼见证了朝阳电网的发展:市区第一座变电站——1997年建成的龙城220千伏变电站以及建平220千伏变电站和数个66千伏变电站的输电线路等工程相继迎来大修、改造、投运……

  九十年代那会儿,朝阳还没有通高速,乡镇路就更难走了。父亲经常出差,为了干一个现场,有时一个月在家也住不了几次。母亲非常理解父亲的工作,总是说“你去外面干工作吧,家里的事情我来担着,放心吧!但是千万要注意安全,你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啊!”那时,智能化电表还没有普及,收费人手紧缺,父亲在工作的闲余时入户抄表、收费,一心扑在工作上。儿时的我经常问母亲:“爸爸去哪了?”母亲总是笑着回答:“又去乡里啦,他啊,老往乡里钻。”

  父亲在2000年调入安质部。随着时代的发展,朝阳地区的变电站与日俱增,逢作业现场就要有安全巡视,一年300多天都有现场作业,父亲的足迹也就遍布了各个现场。朝阳地区的变电站、与电有关的乡村公路没有父亲不知道的,同事都称他是“活地图”。有些作业现场离市区非常远,开车两三个小时是常事,有时更是一个现场接着一个现场地跑,所以一天的时间基本都在路上。亲戚们说,安质部这么忙,你换一个清闲些的岗位吧,父亲说,安全质量是电网的大问题,我付出这点算什么?记得父亲在某次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过下面的话。

  “工作中您有哪些经验呢?”

  “行车时心里要有数,行驶农村小道要一看、二慢、三通过,十次事故九次快,只有把握住方向盘,才能抓住安全底线。”

  “作为公司劳模,您平时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呢?”

  “开车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动动方向盘,但是把车开好,不仅要时刻集中精力,更要有兼顾全局的意识。工作期间,一刻也不能懈怠,因为你握着的不仅仅是方向盘,更是全车人的生命。”

  尽管都是浅显的道理,可父亲却身体力行一辈子,他常教育我做事要认真负责,做工作要对得起国家。儿时闹饥荒,父亲差点被饿死,后来参军、转业,进入了国家电网,他常说是人民军队培养了他,是共产党让他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父亲2004 年转入设计院工作。设计院承建的线路以66千伏、220千伏为主,变电站及输电线路设计常常需要跑外作业,选择线路路径及杆塔定位大多是在偏远地带。父亲就开着车,载着测量人员满山地跑,好像他开着车,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周末加班是常事,这些年父亲几乎每个周六都在加班,每周最多只有一天的时间陪着家人。在他退休前的一次体检中,查出了肿瘤,当时他并没有放在心上,手术后没到半个月就又投入了工作。虽然家人都很担心,但是谁也拗不过他,父亲说设计院还等着他去测量呢。父亲在工作中与其他测量人员配合得非常默契,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如今,我也光荣地成为了国家电网的员工。今年是我上班的第四个年头,父亲上班的第四十二个年头。父亲就要离开他热爱一辈子的岗位了,父亲说,他是农民的儿子,所以经常教育我们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要好高骛远,尤其是电力工作,更是要绷紧安全这根弦,把手上的事情做好,离泥土越近,生命力才越强。

  他说,开了一辈子车没出过一次事故,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这是他退休时最大的骄傲。大家都说,老赵啊,你儿女都为电力事业作贡献了,一家都是电业人!这时候,父亲别提有多自豪!最后,祝愿父亲早日康复,也祝愿所有为电力事业奉献的人都幸福美满。

  (本文内容由国网朝阳供电公司综合二室提供,作者现供职于国网朝阳供电公司。)

  [责任编辑 赵盼]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