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登山(谭廷松)

摘要:近得闲暇,约友登山。驱车数余里,忽见一处风景秀丽,奇景多怪,随行十余人商议,就此上山。

登山

文图/谭廷松  编辑/明月

  近得闲暇,约友登山。驱车数余里,忽见一处风景秀丽,奇景多怪,随行十余人商议,就此上山。

  登山者,须知山的性情,懂山的情节。此处多岭,就是山山相连,沟壑曲折。却是登山好去处。拾阶而上,初始登山较急,年轻人总是有骨子冲劲,或三五一阶,或在石阶小跑,亦或是沿路登上高处,前后呼喊,颇有一番神气。同行长者,看着笑笑,依然按照自己的速度缓慢前行。只是有年轻人的缘故,队伍的速度属实是快了些。上了一个急坡,行至一处卧石,同行长者说先歇一歇,于是喝水的,照相的,或是几个人闲聊,亦或是倚坐山石之上。这里群山环绕,远离了城市的喧嚣,难得一份安逸。年轻人总是希望快速登顶,稍歇一会便又急不可耐地踏上征途。

  过了卧石,难见石板小路,山势也趋于险恶,石壁歪斜地长着柏树,树干并不粗壮,却毅然挺立,同行的长者说,这叫劈山柏。不禁感叹自然的瑰丽和生命的顽强。每走一段总是要休息一下的,赏玩山中奇异景致,在斑驳的树影下,追寻自然的魅力,不觉沉溺其中。老人说这山中有石洞,前些年上去过,终因山石破损,路途难行,行至半路终还是放弃了,前期的冲劲算是彻底消散。同行长者却依然劲头十足,不断向前,此时的山依然是山,只不过山成了一种目标。

  依靠在绿荫树下,稍一低头,汗便顺着脸颊低落,洇湿脚下的那寸方土。继续前进,不过这回却是长者在前,追赶便成为我上山的动力,虽不靠后,却没了争先的劲头。同行中有曾经来过的说,离顶已是不远,步履仿佛受到了鼓励,变得轻盈了。在崎岖的山路上缓慢前行,此时俨然拉开了距离分出了几个梯队,相互之间喊着话以作鼓励,进山以后手机是没有信号的,喊话这种传统的通信方式得到了最直接的应用。约行半小时终登山顶。

  登高远望,但见群山起伏,互相牵连又各自不同。近处,悬崖挺立,苍松横向天际;远望群山连绵,低谷如溪水般蜿蜒而行。再远些,一层层山峦云雾缭绕,亦真亦幻。见惯了凤凰圣景,也赏玩过麒麟雄风,此处的清新雅致,令人心旷神怡。

  登山可是体力活,个个都是汗流浃背的,却又笑不拢嘴,合个影。手机、相机这时候是最忙的,总想把那奇景留下,却总是觉得不够,差些什么,忽而,有人高喊“鹰、鹰!”这就完美了。

  这里没有了城市的喧嚣,也没有都市的繁华,有的是清新雅致。忘记了登山时的疲惫,顶着炎炎烈日,享受着大自然带给你的那份和谐安祥。人也渐渐地安静下来,静静地欣赏,沉溺在这最纯真、最真挚、最自然的美中。这其实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在经历了拼搏、汗水过后,去欣赏登顶的风采。

  稍歇,便准备下山,随身带的水见底,路却刚刚起步。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在自然的奇景中,逐渐陶醉,藏兵洞里纳凉,卧龙岗下乘风。忽而“水,有水声”不知是谁高呼了一句。于是同行十余人仿若有了希望,速度加快,山泉溪流,穿石过阶,绿茵下留有那么一小洼,却成了我们解暑的场所。洗个脸,浑身都舒爽。在此稍作修整便一口气直达山底。

  此路行程三小时有余,在农家院稍歇,主人准备酒食,同行之人无不怡然自得,畅谈此行之趣。

小链接

  谭廷松,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中共党员,1987年12月出生在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双本科学历,工学学士学位。现就职于朝阳市双塔区红旗街道西梁社区,任委员。笔名谭儒,好读书喜文字,喜欢旅行和爬山,曾有文字多发表于朝阳市的部分报刊。发表的工作信息曾被东北新闻网采纳。

[责任编辑 寻冬]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