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读《古村落绥中马上洼记事》有感(张丽)

摘要:一个偶然的机会,读了袁少波老师的历史散文《古村落绥中马上洼记事》,感触颇多。古村落,在辽西地区并不少见,但是,有着浓郁历史故事色彩的古村落并不多见。

读《古村落绥中马上洼记事》有感

文/张丽(辽宁葫芦岛)  编辑/繁花似锦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了袁少波老师的历史散文《古村落绥中马上洼记事》,感触颇多。古村落,在辽西地区并不少见,但是,有着浓郁历史故事色彩的古村落并不多见。

  袁少波老师是医生,还是作家,一位以历史研究为主著书立说的作家。这些还不够,他还是擅长写情诗的诗人,网名“敲字为梦”,在辽西一带颇负盛名。熟悉他的人,都亲昵地称他为“敲字哥”。

  认识他,近十年了。那个时候,我作为一名小小的文学爱好者,通过网络,通过他的散文和歌诗认识了他。他为人处事谦和低调,善良诚恳……

  他的散文《祖父、村庄、往事》《北京记事》《紫藤小院》以及写给同学和网友的多篇诗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久久不能忘却。

  近年来,在葫芦岛地区的多家杂志和历史书籍上,有许多他的历史文化散文。通过这些文章,不得不佩服他考察的仔细和研究的认真,他具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和洞穿岁月篇章的瞳孔,同时还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浪漫主义情怀。

  《古村落绥中马上洼纪事》这篇历史文化散文,是他和历史学会会员在二零一八年六月份考察绥中马上洼后完成的。顺着作者的笔触,我也跟随他的文字走进了马上洼这片古老神奇的热土,辽西大地上的这片神奇的土地深深地震撼着我的灵魂。

  每每读他的文字,心都会被刺一下,一种疼的感觉。这种疼,隐含在敲哥优美苍凉厚重的笔锋里。我久久不能走出文章的枝枝杈杈、丝丝脉脉,待到不能收复自己的时候,我发现,我已支离破碎。

  他的作品结构严谨,环节紧扣,一环扣一环,层层推进,渐入佳境,走向文章的高峰。他写作层次分明,分题设段,每个不同内容又形断意连,手法出神入化。写作情景交融,景中含情,写得情真意切,牵人肺腑,启人心扉。他善于用有限的文字,写出历史大的背景,同时也具体勾画出马上洼的兴衰变迁。

第一部分——走进村庄

  他用细腻的墨笔描写了马上洼古村落的地理环境,在走进马上洼的同时,也走进了马上洼的历史。辽西地区,大多是村庄连着村庄,而马上洼,又是有着怎样的历史典故呢?他独到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有着二百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的外貌。

  这是一个普通的辽西古村,又是一个有着极具地域文化的古村。这样的村庄,是古老的,是诗意的,是历史的,是一个有着青砖黛瓦房子,有着锈迹斑斑锁头的村寨。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历史故事?这里,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出现?这里的农人到底是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在他的文章里,有着明确的记载和诗意的描述。并且他写的这个村庄不属于任何一个外姓,它是一条血脉的延伸,它是一个整体生命的河床,在岁月的浪花里飞扬或静静地流淌。

  “家族”这个词,深入中国人的血脉和精神,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它仿佛是一件古老的瓷器,从我们祖先的遗训里一代代传下来,惟恐打碎。它的维系,既是血缘,也是一种理念和情结。血缘和理念比世间许多事物都有生命力,斩不断,挥不去,在时空的河床沉淀、在生命的源头流淌。

  家族就是中国人的根,这根可以发出芽,长成藤萝,向远方伸去。可不管伸得多远,如血的乡愁,总自根系流遍青青叶掌。它的每一块砖和每一片田垅都埋藏着百年的血泪和一个家族的生息密码。

第二部分——父老乡亲都到哪里去了

  看到这几个字,你不由得紧紧地跟随着作者的笔端在思考吧?是啊,在这样的一个大山沟里,美丽而凝重的大山深处,一百多人的村落,仅仅剩下二十多人在这秀美落寞的深山里生存。那么,其他的人呢?他们都去了何方?为什么去远方?走出了这大山,难道是他们不爱这生养他们的土地了吗?多少个问号,多少个盘根错节的思绪会在脑海里飘荡。古老秀美的大山与这现代文明的世界是并存的。我们的山民,我们的乡亲,怀着对山外世界的渴望和探索,他们把这古老秀丽落伍的村落装在了灵魂里,去山外闯出了一片陌生的天地和世界。

  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中,在所谓从集体贫穷到共同富裕的征途上,那些如同你我一样卑微的生命,在一个叫故乡的地方,曾经鲜活地存在着,正在或者已经不知不觉地消亡……这种带着无奈甚至痛苦的感知,被大多数人叫做“乡愁”的东西,比一心一意、不管不顾往前走的大多数我们,要清晰要先知先觉很多。这,大概就是有良知的读书人必须承载的吧。

第三部分——美丽相遇

  多么温馨的名字。笔者遇见了一个美丽淳朴的农妇和一个天真烂漫的女童。母亲,身着蓝底白花的衣服,牵着女儿。她们都有一双黑亮无邪的眼睛,她们好像是这山里的人,又好像来自于另外的世界。你说,这对母女,她们是不是这山里的精灵,是不是这秀美俊俏巍峨的大山的化身呢?清澈的泉水,葫芦水瓢,青砖瓦房,金黄的玉米,红红的辣椒,无一不显示出古老的大山的韵致。那个眼睛黑亮的女娃,她不就是大山里的希望吗?真的希望她长大以后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成为古村落里的一个亮点,一个古村的传承者。

  如果,我要是去这大山里,一定去拜会这对美丽的母女,更会去看看古老的山路十八弯,也会伫立在锈迹斑斑的房屋门前,倾听岁月的脚步是如何穿行在风云变幻的风雨云烟里。

  马上洼,古村落,在他的笔下会给我们展开一幅神奇苍凉而又美丽的画卷。

小链接
  张丽,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出生于辽宁朝阳,现居住在葫芦岛,退休工人,喜爱文学,尤喜散文和诗歌,偶有作品发表于《辽宁职工报》等平台。

  [责任编辑 半夏]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